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八音和调,美风洋洋——当千年古乐遇到现代雕塑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03 09:40:02
2018年12月16-17日,《故园情:音乐与雕塑齐鸣》将在杭城举办。本次艺术展由北京钧天坊、杭州鹤鸣清音艺术中心主办,杭州雕塑院承办,太音琴社、霞影琴社协办。
 
活动由琴展、讲座、雅集三部分构成,两天展期内,杭城市民除将欣赏到钧天坊、王鹏工作室、以及王鹏先生亲斫古琴,共计三十余张外,还将有幸近距离鉴赏并聆听宋、元两张老琴“发声”。
 
届时,当代最著名斫琴/古琴演奏家王鹏、数十年沉潜于各派古琴文化抢救与推广的刘少椿外孙陶艺先生、国际著名艺术家/音乐制作人郑济民先生将现场合作演奏多曲,配合著名雕塑家林岗及浙江老中青三代的许多雕塑家作品,将浓郁的故园情在杭州雕塑院展馆现场呈现。
 
在中国的审美文化范畴里,收集古器、名画,摩玩舒卷,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学识和风雅的象征。人们或将情感、思想寄托在物上,视作知己;或以己之心,参神之物,心与物妙合之际,达于天道时,形成“物我同一”的境界,审美也因此产生。
 
古琴自古被视作文人雅士的良伴,因其从琴制,到调弦、指法、音声,都是以“和”为关键,而“和”正是中国古典精神的最好体现,因此常常被认为是古代文人载道的“道器”。
 
将古董珍玩请出博物馆的仓库,与当代琴器一同在琴家指下重现那一段“高山流水”,书写着经年岁月里的山高水长,是这次艺术展带来的令人惊喜的部分。
 
雕塑则深受时代所影响。不同时代的风俗、信仰、精神、审美都烙印在雕塑上,因而被称作“凝固的史诗”。这次艺术展上所选的雕塑作品,在精神旨趣上呼应着本次的主题,它见证着一代代雕塑家的思想传承,守望着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杭州雕塑院院长林岗“以琴为型”的系列雕塑作品,以木材、石材、金属、玻璃、不锈钢等各类材料,利用后现代的技法重组安装,制成古琴、阮等音乐器材等造型,渗透着传统与自然的气息,寄托着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诗意的追寻。
 
当千年的老琴遇到今世的知音,且听一听王鹏老师的“寻琴记”,以及这位当世最著名的斫琴家对一张“九德具备的良琴,究竟是怎样取得”的心得与体悟。
 
当千年的古乐再度”发声“,循着琴、篪、埙的足音,在红黑二主题色的融会下,细赏当代雕塑家的非凡巧工,品一品“蕴美求奇“的楚文化的浪漫和瑰丽,追溯着时间涵泳的厚积流光。
 
古典与现代,这是一次穿梭时光的对话;
 
自然与人文,这是一种贯通天地的关照。
 
悠悠思古心,浓浓故园情。愿给岁月以文明,邀您一同品赏这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