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加强馆校合作,让文物走进校园。10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第六十中学分馆揭牌暨“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在哈尔滨第六十中学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60余万件藏品,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使文物资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省博物馆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积极主动地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系列微型博物馆,馆校合作建立微型博物馆的模式在全国也属首创,让文物走进校园,使文物“活”起来。
该微型博物馆的建设是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市道里区六十中学联合建立的,是以“镜泊湖边的部落——莺歌岭遗址展”为主题的历史类微型博物馆。莺歌岭遗址是肃慎先民繁衍生息的所在地,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在莺歌岭采集和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陶片、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斧、石磨棒、黑曜石器、骨器等等,同时又有大量兽骨和鱼骨,这表明莺歌岭人的文化带有山区渔猎及农耕多种经济的特点。本次展览共展出79件展品,展期为6个月,继此展览之后将陆续推出黑龙江汉魏、渤海、辽金、清等不同时期的系列微型展览。黑龙江省博物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广大学生了解在此处居住生活的先民们在黑龙江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古代黑龙江并非贫瘠的亘古荒原,自古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
黑龙江省博物馆还与哈尔滨市政府第六幼儿园建立了首个以展示自然环境和动物家园为主题的微型博物馆。通过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种类动物居所的展示介绍,使幼儿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意。
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与群力实验小学达成意向协议,计划建立以“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文化艺术展”为主题的民俗类微型博物馆。展览以独具特色的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讲述北方渔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北国风情的“鱼皮文化”、“兽皮文化”及“桦树皮文化”。它们多元融合、绚彩多姿,通过悠悠渔猎情,习习白桦风,让小学生们真切地体验到中华文明的久远悠长和黑龙江文明的绚烂多姿。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立微型博物馆是加强博物馆与学校研学综合教育合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拓展学生教育空间和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博物馆将推广尝试这种新的教育和服务社会的模式,逐渐推广和延伸到其他校园,形成系统性和连续性的系列“微博”。为龙江历史文化走进校园,收益于青少年儿童弘扬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