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沙河口区实验小学每月一次以“不言春作苦,最美匠心人”为主题的“爱与责任”师德故事宣讲活动继续开讲,本月的主讲人是青年教师洪斯文。
《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就是师道尊严的出处。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但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过于强调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形象,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过于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畏,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人身依附和绝对服从;等等。以上种种会发生师生矛盾,这种对师道尊严的曲解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
在宣讲活动中,洪斯文老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重新认识了“师道尊严”的含义。她告诉大家:有时候不妨“放一放师道尊严的架子”。她的第一个办法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然后再去处理问题。第二个方法是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是老师本质的心,关心每一个孩子,是老师应尽的职责。
当我们对师道尊严有了清醒的认识后,才发现古人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是那么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和成果,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只有正确解读师道尊严的真正含义,才能将师道尊严的精神遗产予以发扬光大,并结合教育实践,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