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近一年的日本艺术家坂口宽敏与中国艺术家管怀宾师生双个展,将于11月10日在上海22画廊新华双空间展出。此次展览主题名为《玄园之光》,是两位艺术家对东方审美情境放在当代艺术语境的思考,通过“园”和“光”的表现。
日本艺术家坂口宽敏从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于1976年留学于慕尼黑美术大学,他在前西德学习生活了八年之后返回日本,现任职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他的艺术活动兼涉平面抽象绘画与立体装置两个领域。
坂口宽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为主题,制作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大地艺术作品,这在当时的日本尚不多见,从而引起美术界的注目,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平面绘画。虽然从表面形态上看不出两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但画布上呈上升趋势的书法般的笔触与装置作品的螺旋状形态有着理念上的关联,令人感悟到在二维平面上对三维空间的某种暗示,以及从平面向空间靠近的欲望。
在德国慕尼黑期间,坂口宽敏接触到的德国雕塑家的构思草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平面上的线条其实正是艺术家思维过程的最生动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完成了的三维装置更富有想像力和创造性。因此,坂口宽敏将草图的手法延伸为平面作品,使他的装置和平面绘画始终平行发展。
坂口宽敏的艺术思想基于将地球喻为一个巨大的“器”,他对自然界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尤其是万物生发之前的临界状态有着极大的兴趣,他全部的灵感也由此而来。螺旋形是他平面绘画和装置中不断出现的基本形状,他认为螺旋形线条象征万物的生长乃至地球的自转,天地在旋转中成为一体,因此螺旋形是一个强有力的且富于想像的形状。
如果将艺术创造理解成一种表述行为的话,表述主体所呈现出的可交流性和微妙的关系性正是坂口宽敏艺术的核心所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绘画般的幻觉在一定空间深度中的位置”。面对无限的自然,坂口宽敏不断地敞开心扉与之对话,从平面中不断上升的螺旋到草地上的圆形,他将自己与作品一起融进了地球这个万物生命的母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