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是一种多样异质的视觉取向,是现实境遇到精神维度的变奏,是普世意义往个体意志的主观转换。涌现的理念与理论本质上是机制的改观,存在于社会性与大众性,其共性表现在层级的自适应系统向自变量系统的主动突围”。
既往艺术史的叙事基本依托于“叙事者”的主客观状态。比如史实与史料的考证与选取,方法论的使用等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这也导致20世纪后期,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兴起了关于“重写艺术史”的热烈探讨。历史总是既定的同时也是令人遗憾的,这也许构成了研究历史与时代现象的魅力。当代艺术的发生区别于以往线性叙事的逻辑限定,这令当代艺术的研究者们感到兴奋。但同时缺少了具体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也成为艺术家与理论家们面临的主要困难。
源于系统科学的涌现(Emergence)理论值得我们在面对当代艺术现象时进行借鉴与思索。“涌现”理论的主要奠基人约翰·霍兰德(John Henry Holland)这样描述“涌现”现象:“但凡一个过程的整体的行为远比构成它的部分复杂,皆可称为‘涌现’。”通常说来,“涌现”指一个系统中个体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的现象。这其中“系统与个体的关系”、“无法预知的现象”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现象。在此之前,我们一般使用还原理论来解释问题,它的基本观点是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所以局部决定整体。还原理论分析的方式符合我们既往的思维习惯,整体的任何一个变化都可以在局部找到其原因,这样个体就成为了整体的机械化表征。于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只有“具体代言人”,而无“明确的主体”。但“涌现”却强调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机构上的突变,在这一过程中从旧质中可以产生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