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9-27 16:20:52
2018年9月14-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和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京大学、约克大学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先后致辞。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主持开幕式。
 
汪朝光认为,学者们提交给本次论坛的论文选题视角都比较新颖,问题导向明确,兼具时代性与人文关怀。这些论文都代表了当下国内中青年学者的世界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当前,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国际学术界交流,还能前往国外搜集第一手资料。中青年学者应该抓住机遇,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国世界史研究的科研水平。
 
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主要集中于古代中世纪史、近现代区域国别史、国际关系史与冷战史三个方向。参会学者按照这三个方向分三个小组进行讨论。
 
在古代中世纪史方向,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新颖,也有一定理论深度。首都师范大学的蒋家瑜认为“节中节”现象是赫梯人统治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东北师范大学的李心昌认为古代晚期的拜占庭战车竞技场不仅培养了公民的公共活动和集体观念,还承担着政治教化与规训的功能。信阳师范学院的陈思伟认为1世纪中叶的香料贸易推动了也门君主专制的迅速发展。南开大学的庞国庆认为希腊文化为拜占廷帝国提供了文化共同体的框架。西北大学的韩志斌认为“加齐理论”反映了奥斯曼帝国起源的某一维度与思考命题的不同层面。暨南大学的张楠认为教宗斯蒂芬二世借助丕平献土在意大利实现了圈地建国的政治诉求,使罗马从隶属于拜占廷帝国转向依附于法兰克王国。上海师范大学的李腾认为《皇帝编年史》以历史书写的方式塑造了典范政教关系。
 
在近现代区域国别史方向,英国史、美国史、法国史、德国史、日本史依然是研究热点。学者们对传统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还有学者对环境史、疾病史、全球史、跨国史、文化史有一定研究。在英国史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杜宣莹认为政治顺从理念不仅导致变节或改宗的人数激增,也催动天主教以良心概念重塑顺从理论。在法国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何智坚认为大革命所确立的“私有土地产权”保护原则推动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变,成为法国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剂。在德国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孟钟捷归纳了德国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之争的多种面向,探讨了有关二战真实性的认识问题。在美国史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的魏涛探讨了英帝国中央政府与南卡罗来纳殖民地之间的政治关系。在日本史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张艳茹认为近代日本政治改革改革宣示了维新政权的正统性,巧妙实现了围绕天皇的政治势力的更替。在疾病与环境史方面,临沂大学的魏秀春认为20世纪30年代英国健康访问制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英国婴幼儿福利制度的建立。在全球史与跨国史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王华对“太平洋史”作为独立研究方向的出现、发展、转换进行了细致梳理。在文化史与观念史方面,南开大学的许益菲分析了幕府、学人和庶民等不同阶层的日本人对中国的不同认知。
 
在国际关系史与冷战史方向,大国关系史研究占较大比例。学者运用多边档案,也有一些新研究视角。经济冷战是冷战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上海大学的吴浩认为,利用1954年日内瓦会议,英国建立了对华贸易的官方与半官方渠道,恢复了对华贸易的民间渠道,进而为英国全面调整对华政策奠定了基础。第三世界的冷战史也受到了学者的重视。南开大学的王元认为,1963年新加坡的“冷藏行动”不仅使人民行动党确立了威权政治,还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论坛闭幕式由吴浩主持,三个小组代表分别总结了各自小组的发言情况。
 
第一组代表韩志斌指出,本组论文主题跨越古今中外,涵盖欧洲、亚洲和美洲,主要特点是论文选题独特、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重视理论研究。第二组代表孟钟捷指出,本组论文主题涉及到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研究范围涉及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环境史、法律史、军事史、史学史和跨国史等,研究视野开阔。第三组代表李昀指出,本组论文以传统大国史研究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为主,提出问题的方式、切入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理论方法均较为新颖。
 
张勇安和徐再荣分别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张勇安认为,世界历史研究不仅可以通过美国史、德国史、法国史、德国史、拉美史、中东史以及区域国别划分,还可超越区域国别来从事研究,如医疗卫生史、民族史、文化史、冷战史和环境史等。学者在不同区域、不同研究方式中变换身份,使自己的研究和不同类型的研究相结合,这样可能会产生更好的启发意义。就这一点而言,此次论坛是打破研究藩篱的一种尝试。
 
徐再荣总结指出,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与否,有两个指标比较重要:一是参会论文的学术质量;二是会议研讨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本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坛论坛的50多篇参会论文是从200多篇应征论文中筛选出来,无论从选题、材料和方法看,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现状。同时,本次论坛以参会学者相互评论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既是报告人又是评议人。讨论充分,评议专业,给与会学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改进,努力把这一论坛打造成广大世界史中青年学者展示自我、相互切磋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