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这一产生于苗族远古社会的篇幅浩大的史诗,在经历了千百年来社会历史的激烈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后,仍然能够完整地在黔东南地区苗族口中传承下来,并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庄严独特、古朴神圣的传授仪式。
有志于学习古歌的后生们要准备一点钱当作歌神祭礼。古歌师一旦同意传歌,会根据苗历(又称为苗甲子)郑重选择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间的一个“吉日”,如含有“水獭”或“天鹅”(苗历把十二生肖同二十八星宿结合在一起,形成苗族特有的八十四“嘎进”,实行以八十四天为一计数周期的历法,其中每一天都各有一个名称,每个名称都各有一定的寓意)寓意的日子举行开授仪式。选在上半个月举行开授仪式,据说是学员们才能像十五前的月光一夜比一夜明亮,越学心思越明;而过了十五,月光一夜比一夜暗淡,越学越愚笨。这种说法真切反映了苗家人对古歌的崇敬与虔诚的心情以及对传歌的庄重态度。
开授那天,古歌师先举行祭歌神的仪式(苗语称为jent diens lax,直译为祭定拉神。而定拉、定圣是苗族古歌中所唱的天神地神,相传苗族古歌是定拉、定圣和苗族祖先共同创造的。)用木升盛满白米,米上放十二块钱,插上香火,然后把木升置于房内中柱旁边。黔东南苗族住房一般都是五柱或七柱一排的杉木楼房,中柱被认为是寄托人的灵魂的神圣地方,选择这个位置也是表示崇敬庄严的意思。古歌师杀一只公鸡(在一些沿河的寨子则用鸭代替鸡),煮熟后砍成若干块,插上筷子,盛在一土钵内。筷子的数量由学员的数量决定,有几个学员就插几支筷子。土钵口用白纸蒙上,用糯米草捆紧,仅露出筷子的一头,放在木升旁边。此时古歌师把挂在中柱上的供在传歌时使用的小竹片或竹枝取下来,口中念道:
“智慧歌神,请您传歌,
智慧歌神,乞您授艺。
传给我们才人人聪明,
授给子孙才代代不遗。
您像银子那样圣洁,
今天我们就拿银子敬您;
您像金子那样珍贵,
今天我们就拿金子请您。
智慧歌神,请您传歌,
让我们人人咏诵。
智慧歌神,乞你授艺,
让子孙代代不遗。”
念毕,古歌师叫每个学员各拿一支筷子,然后揭开盖纸,各人挑起筷子插着的鸡肉吃下去。其中有的得鸡头,有的得鸡腿,各不相同。得到鸡头的被认为是命运最好的,据说他将来会成为最聪明最能干的古歌师,因此被学员们当作“大师兄”看待,学成之后,名声也相应较大。
学歌传歌离不开竹片或竹枝,这是因为苗族没有文字,古歌的章节和段落不能通过文字排列来表达,只好用竹片记数这种原始方法。但歌师们对这种方法却有一种神话的说法。相传古歌是天神所创,本来是和天神一起住在天上的。来到人间后,不愿和人一起住茅草屋。人为了留住古歌就请它住到竹房里(竹子的空腔里),说竹房有银片(白色的竹膜)砌,房子外面有金圈(黄色的竹节)箍,古歌才高兴地留在人间。所以为了让古歌能长久的留在人间,以后咏唱古歌必须要拿竹片和竹技。正因为这样,歌师也被称为拿苦竹枝的人。在学歌和传歌的日子里,老师和学员过着集体生活。苗族这个传歌风俗的形成和延续至今不废,是苗族古歌得以世代相传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懂得古歌、能够咏唱古歌的人在苗家人中仍然是很受尊敬的。学习和掌握古歌被认为是苗族男子的一件光荣事情。苗族古歌,是苗族的宏伟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