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仙居县文联组织九大专业协会到南峰街道清口园村采风,拉开“御史古村行——仙居文联文化礼堂大采风”活动序幕。“御史古村行——仙居文联文化礼堂大采风”活动旨在以志愿者形态开展“追寻祖先足迹,传承御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笔和镜头发现、记录、创作、传播正能量。
清口园村位于仙居县城西南部,是一个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御史文化、石雕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着鲜明的文物价值、旅游价值、艺术价值。
清代道光年间的族谱明确标记:车门清口园族谱。车门陈氏是当地望族,历代有不少族人曾入仕为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车门清口园陈氏涌现出不少风云人物,在各自人生际遇里抒写了精彩纷呈的篇章。例如南宋一朝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监察官员,赢得“御史家族”的称号,并留下大量为国为民的家训格言。陈庸,历任御史台主簿、江西提刑,千年以来被尊称为“陈提刑”,留下“民失所望,不可”的家训箴言;陈章,历任温州通判,知建昌军州,留下“科甲世家,以尽忠报国”的谆谆教诲;陈仁玉,历任浙东提刑,浙东安抚使、兵部侍郎等职,留下“子孙世世无仕元”的慷慨告诫……
陈庸之后,车门清口园陈氏涌现一批文武兼修的后辈俊彥,例如陈庸长子陈括考中武进士,陈括三个儿子都自幼习武,而且武艺超群,老大陈清卿是刘必万榜的武进士,老二陈正大更是仙居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武状元。陈正大,字子中,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武举第一人,当年状元牌坊曾立于西门街,后移至南门街。后来,历经宋元鼎革、元末动乱、明清战祸,村民为求自保,更是武风大炽。清代,清口园出过不少武进士、武举人,同光年间,陈炳秧、陈飞龙、陈飞虎、陈飞云先后登科,在县内名扬一时。村内新屋里台门武魁门楼,至今字迹宛然……
在仙居境内,像清口园这样历史悠久、孕育过监察御史的古村落还有很多,如明朝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李一瀚的家乡田市镇李宅村,曾任职左正言的郭磊卿出生地、成长地南峰街道船山村等。
传统村落是鲜活的文化载体,保护古村落,文化人和媒体人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仙居县文联计划通过御史古村行系列活动,在1-2年时间内寻访一批御史村落,发掘乡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形成一批有文字、有图片、有图像的实践成果,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清廉仙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