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除了军训、始业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学校在2018年8月27日晚,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观看消防视频,学习有关消防逃生演练的注意事项。
火灾总是无情的,它会夺去无数人的财产与生命,但是懂得预防和自救,就可能在火灾来临时不再惊慌,创造生命的奇迹。
8月28日上午,珠岙消防队郑高立队长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消防安全教育课。郑队长用真实的案例,着重讲解了如何自救逃生、如何预防电动车起火、如何安全使用煤气、如何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常识。
学生按照紧急疏散要求进行了紧急逃生疏散演练,随着警报响起、黄烟弥漫,班主任和军训教官迅速组织学生疏散逃生。各班按照指定路线,用湿毛巾捂着口鼻,猫着腰,迅速、有序地进行紧急疏散。全体师生在第一时间撤离到校园安全地带。到达疏散指定地点后,各班教官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郑高立队长列举珠岙本地的火灾事例、身边的朋友火灾逃生的经历,具体而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解火灾安全知识。
一、校园火灾安全逃生方法
1、当校园发生火——必须尽快疏散逃生,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切记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2、将浸湿毛巾捂住口鼻,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要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能有效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4、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床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5、当发生火灾时,请在窗口、阳台、房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消防救援人员的注意。
二、电动车导致的火灾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电动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公民应当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劣质的电池,包括类型、规格多样的充电器,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标准,这些都是可能触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另外,车辆线路老化、短路也是造成电瓶车火灾的原因。
三、煤气使用安全
1、煤气罐气瓶保护罩上有检验日期标志,如果使用日期超过15年的,坚决弃用。
2、经常检查煤气罐、煤气灶开关及管线,查看是否有漏气现象。
3、煤气罐不能靠近热源、明火,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用火烤、浇热水等方法加热,不能倒立,更不能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内倒装,也不要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4、当煤气罐内的气体发生泄漏时,不能倾倒罐里的残液,避免发生爆炸。
5、遇到煤气泄漏或输出管着火时,应正确使用灭火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入室内,并用另一块湿毛巾盖住燃烧处后关闭阀门,同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再将罐体放置安全处。如果无法接近煤气罐,可以先用冷水降低罐体的温度,防止煤气罐因火焰烧烤而发生压力猛增,导致爆炸。
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灭火器晃动几下瓶身,使瓶内干粉松动,然后左手托住下把,右手拔下保险销。
左手拖住瓶底,右手握住把手,站在上风口,按下压把。
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直至火焰熄灭。
郑队长仔细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后,分别让学生、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现场操作。
通过此次“开学第一课”消防知识的学习、逃生演练、灭火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师生的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自救逃生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知识守护生命,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