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日月递照;万古长空,风雨博施。千载文明,百代标程;国学回归,文化复兴。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崇尚仪表,东方气度。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神州大地自古代代传承着华夏衣冠,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服饰,上溯黄帝尧舜,下至秦汉宋明。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出璀璨的中华文明。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优秀礼仪、处世为人之道,都蕴含着无穷尽的智慧。
“汉文化”诉说着辉煌与悲伤。回首漫漫千年历史长河,汉服作为汉民族传承了4280年的民族服装,在断代三百年后,再次绽放出惊艳时空的奇美。
汉服作为我国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是一个完整的服饰体系,更是华夏汉文化,礼仪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
着汉服,寻祖制,整我额冠,扶我霓裳,弘扬中华典雅之仪范,重现炎黄华美之衣冠,共同感受华夏精神。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嘉峪关,丰富关城文化内涵,展示嘉峪关大气磅礴、厚重文明的长城文化,嘉峪关华艺汉芳首届华夏华服文化旅游节在嘉峪关关城盛大举行。
8月17-19日,由嘉峪关汉文化研究会、嘉峪关市临风书画院、嘉峪关在线共同举办的华艺汉芳首届《嘉峪关华夏华服文化旅游节》,经过三天的精彩演绎,在嘉峪关花博园圆满收官。
活动以华服为载体,开展汉婚礼仪庆典、汉服展演、旗袍展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乐舞酒茶等大型活动。通过华服文化活动,进一步传递中国民族力量,营造社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充实嘉峪关市文化旅游软实力,打造城市特色文化旅游名片。同时通过华夏华服文化展示活动,进一步唤起民族自觉、唱响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本次活动分四大板块、九个乐章,以华服为载体,开展汉婚礼仪庆典、汉服展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乐舞酒茶等大型活动,近千人演职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汉服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承袭、演变和发展,展示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端庄、儒雅、含蓄、内敛、秀美、大气,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展示出宽厚、仁爱、天人合一的气韵,汉服就是中国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思想。
华服饰或大气磅礴、或端庄淑雅、或儒雅斯文、或仙韵远逸,瞬间能产生摄人心魄、动人无际的憾人美感,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大国风范,尽在汉服之风采,故中国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有生命力的服饰才是好服饰。
汉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绵延不绝。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仍然能看到汉服的身影,当前,诸多大学生毕业典礼用汉服替代西服!
这次活动,是我们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度结合我市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挖掘传统佳节庆典的要求;深度结合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挖掘再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全面结合我市全域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积极执行市委以节会带动经济发展的指示;极时结合社会涌现出的汉服爱好者、汉文化热爱者的需求,同时致力于宣传家乡嘉峪关的、丰富关城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亮点,而举办这次华艺汉芳首届《嘉峪关华夏华服文化旅游节》。
本次活动由一带一路网、中国丝路文化网、中外交流网、嘉峪关汉文化研究会、嘉峪关市临风书画院、嘉峪关在线主办的华艺汉芳首届《嘉峪关华夏华服文化旅游节》得到了嘉峪关市政府、大景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旅游局、市文物局、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市文化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胡宝琴女士、酒泉幸福港湾婚庆公司董事长沈波女士的友情助演。
嘉峪关市敦煌舞校、永慧古筝艺术培训学校、朝晖国学幼儿园、铁南社区梦之舞队、云上名人居、丝路棋院的倾情演出。嘉峪关旗袍文化艺术协会、高洲原酒城市酒窖的助力演出。
嘉峪关置地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林豪泰快捷酒店嘉峪关新华南路店、嘉峪关润泽公馆、甘肃北大1898影虹摄影俱乐部、嘉峪关君和国际旅行社、高洲原酒城市酒窖、天和艺术文化传媒中心、长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嘉峪关祁牧乳业、嘉峪关喜利来蛋糕、西部重工、索通公司在拍摄、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精心策划组织的闫卫华、潘爱霞、盛爱萍、杨宁、徐娟、于丽莉、王素玲、赵冬梅、刘勤学女士及王志刚、王明东、包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