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史前陶器:技术与社会(屈家岭•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区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承办。中国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文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区工委书记李宏伟,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冬安,区人大联络组组长邵东平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研究员主持。
赵冬安代表屈家岭管理区对学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人工稻米、薄如蛋壳的彩陶器、极具辩证思维螺旋上升式的纺轮彩绘,对于研究我国史前人类聚落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希望专家学者们对屈家岭遗址的保护发展多提良好建议,并预祝此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李新伟会上对屈家岭管理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5300年前后,庙底沟文化解体造成了中国史前社会发生重要变革,屈家岭文化正处于这一时期。豫西及关中地区均发现屈家岭文化因素,同时出现水稻。这均体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兴起和北进。屈家岭和城河遗址的最新发掘让考古界对这一时代有了新的认识,并对江汉地区在中华文明演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了新的思考。他希望年轻学者们通过对陶器的讨论能够激起对史前社会的思考。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会议研讨环节,会议研讨环节共分为6个模块,20多位学者围绕陶器的研究史、技术痕迹的分析与观察、多学科视角下的陶器研究、陶窑的考察与研究、民族学与模拟实验以及陶器使用与史前社会等议题,探讨史前陶器的技术与社会,对史前时代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据悉,此次会议为期2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西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18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对史前陶器研究提出新问题,共同探讨陶器研究的发展。(屈家岭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