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自然还是艺术,总有无数美好的事物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最美好的感情。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各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自然而然的展示自己。在古人眼中,书法与绘画之美与大地之美是相通的,笔下龙游走蛇的形象与山川波澜起伏是相通的。书画的审美艺术很抽象,点画、运笔、结构、章法、行气等审美意韵均是抽象的主观体验。但天地万物之奇、四时风光之妙无论对于是创造者还是观者都有及其深刻的影响,抽象的书迹画迹之美实际上还是潜移默化地源于大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书画即是在不言中把天地间的大美融会、现形于毫端。】
李昱宗作品
在中国传统书画中,表现天地自然风景的绘画称作山水画,“山水”不仅是“自然”的代名词,还负载着多样的精神性使命:契合天地之“道”、求仁求智的象征、隐身遁世的逍遥、高洁的志趣等。因此,山水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重要表征。
李昱宗作品
这“道”既指宇宙万物的哲学道理,也指绘画艺术的规律和法则。石涛说“吾道一以贯之”,他的“一画”就代表宇宙规律以及绘画规律的统一性。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本根”是天地万物所不能离的东西,是天地万物的根据。对于老子,“道”是“万物之母”,所以他说的“道”也就是“本根”。石涛说:“夫一画含万物于中”。他的“一画”,即是天地之道、即是天地万物的“本根”,也是绘画的根本规律。
李昱宗作品
石涛主张“以一治万,以万治一”。其《搜尽奇峰打草稿》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苍劲纵横,生意盎然。
李昱宗作品
在石涛看来,作画离不开笔墨,但笔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本身,笔墨的目的、功能首先在于“形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不会自动走进作品当中,个人主观情趣也不会自动在绘画当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描绘自然。写生自然,是长久的回环,山水烟岚,四时不同,描摹天地,各具表情,或俯仰蹲立、或蹁跹排宕,笔端自然显其灵性,形势变化多端,则富于生机。
李昱宗创作中
李昱宗,三灻居士(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家正宗修持者)字无心/号居然,艺术硕士;知独立自在,行诗书画印。
曾供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现自由职业,文化艺术学者,传统书画印修习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与实践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兵团分会会员,中国水墨画研究院新疆分院秘书长,新疆书画研究院专职讲师,新疆艺术学院外聘讲师,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丝路书画院书画家,新疆艺术学院书画协会主席兼美术学院书法社社长,兰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大地艺术高级艺术总监。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绘画艺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石涛对绘画创作强调“师法自然”,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赋予他深厚的绘画素养和基础。石涛是一个僧人,他从禅门转入画道,因而他的画风似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借笔墨以写天地而陶泳乎我也”。
效法自然、范模山水,是绘画艺术真正的出发点,由此传达其生命和神韵,从传神到意境,时刻与“自然”为趣,看似是模仿自然,实际上是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借此以窥探宇宙人生的秘密,才是最高的审美追求。总而言之,一画者,无极也,天地之道也。
附李昱宗部分作品赏析:
李昱宗作品
李昱宗作品
李昱宗作品
李昱宗作品
李昱宗作品
编辑: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