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武术的韵味及其表现要素之一:节奏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15 19:24:39
QQ截图20180815192526.jpg
 
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
 
传统武术,练的是精气神,表演给人看的是“意气风发”,给人的感觉是“气韵生动”。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味道”是一个模糊但是又客观存在的词,饭菜的质量,家的感觉,做事方式给人的感觉,都可以用“味道”来表达,“就是这个味”代表的是直指人心的认同。同样的,武术演练给人的感觉,武术的味道就是“气韵生动”,气是生生机勃勃的气,韵就是演练给人留下的韵味。韵味是通过动作、表情、造型、眼神、声音、衣着等因素获得的整体概念,而韵味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节奏”。
 
武术动作的高低、快慢、长短、松紧,就是节奏。武术套路和一首音乐一样,有开始和结束,有起承转合,有高潮和过渡。武术节奏包括身体运动的节奏、演练时神态的紧张和舒缓等,需要控制神态、身法、身型、步法、步型、手指、手腕、脚腕等地方的细微动作,以体现演练者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心理意念控制能力、对武术套路的理解力和身体语言的表现力。
 
武术节奏的最直观影响因素,就是动作的快慢。请看下面两个形意拳金刚八式部分动作短视频的对比。
 
视频加载中...
 
张氏形意拳金刚八式套路的熟练动作
 
第一段视频采用的是标准的动作套路,一板一眼,虽然动作没有问题,但是,节奏没有变化,缺少武术的味道;第二段在金鸡坐窝之后,节奏突然加快,表现了形意拳追风赶月还嫌迟的特点,比第一段视频多了几个动作,用时却少了5秒钟,练过武术的都清楚,5秒钟的时长意味着体力消耗的巨大差异。
 
请看看典型的武术套路比赛规定的完成时间:
 
(1)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2)太极拳自选套路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3)太极拳竞选套路5-6分钟(到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4)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5)其它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20秒。对练不得少于50秒。
 
(6)如分年龄组时,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成年组1分20秒,少年组1分10秒,儿童组1分钟。
 
可以看出,太极拳因为其“慢练”,所以时长比其他拳种多了3倍以上,单位时间内的体力消耗小了很多很多。一场拳击比赛的典型时长是3分钟,由于是双人对打,每人是1分半左右,这基本上就是人体进行搏击的极限时间了。除了太极拳其他武术套路,需要在1分钟左右完成诸多的规定动作,而且要一气呵成,想完美表现还是比较难的,何时快,何时慢,何时发力,何时可舒缓,都是需要仔细研究和斟酌的。
 
关于节奏的快慢,说起来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词语。不少人觉得中国哲学缺少精细化的思维,这只是部分原因,只要深入思考,不断摸索,任何文明都可以走向精细化的。以武术为例,节奏表面看是身体运动的快慢,可是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四肢,所谓的快慢需要考虑是那部分跨那部分慢。这就涉及到身法、步法、手法的综合协调,身法包括腰、丹田、肩膀、头、眼和背等部分的动作,步法包括脚尖、脚跟、脚踝、膝盖等部位,手法包括10个手指、手腕、肘等部位,有的时候,步法快而手不动看上去是手快;有的时候,脚下不动而丹田运转,看上去依然在动;有的时候,全身静止但眼睛和身形表达出动态的趋势。形意拳几百年的发展,将人体的动与静、快与慢、形与神的关系研究的比较透彻,才会有“追风赶月还嫌迟”、“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等要求。
 
武术的韵味及其表现要素之一:节奏
QQ截图20180815192558.jpg
张氏形意拳创始人张胜利拳照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发表武术文章上百篇。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