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从全民皆兵到右文抑武-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掠影

文章来源:今日北京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12 17:30:55

引子

 

武术的源头,有早期与大自然搏斗、与动物搏斗、与其他部落群体和搏斗、与其他国家搏斗的技击术,也有早期祭祀的巫术与舞蹈。传统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技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酝酿、不断变化并最后成形的。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武术也借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搏击技巧,进行中西结合、土洋结合、不断演进。

 

关于武术史,有人认为主要起源和应用于宗族械斗,有人认为来自军事目的也是为了杀敌。如同中国戏剧一样,武术作为一种技艺,套路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这是表演性的个人展示,既不适合用于私斗也不适合用于战阵,所以这两种说法不全面,也不准确。研究武术史,解释武术的来源和目的,必须对武术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只有练家子,才会对武术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也更真实的理解。这是因为,首先,隔行如隔山,不练武术,对武术的了解总是隔靴搔痒,不明白术语的真实含义和吹嘘成分,例如,关于明劲、暗劲、化劲,其实只是传说而已,上墙挂画和水上漂,也是一种形容和夸张的方式,和胸口碎大石一样,一旦大石是真的,就没法演下去了;第二,武术是身体的技艺,不像历史、哲学等只需要看书就可以理解和掌握的,步法的奥秘、对身体控制的极限、人体的生物自然规律(拳怕少壮)等,只有练过,才会有真实客观的体会,对武术的评价才不会人云亦云、任意神话或者贬低。

 

武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社会和技艺现象,真正的出现是在元末明初,之前的记录即使有,也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的。有了理论、表现形式和训练顺序等的体系化元素,武术才成为显学。例如有了国富论,才有了经济学;有了凯恩斯主义,才有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有了维纳,才有了控制论;有了转掌体系,才有了八卦掌;有了对搏击步法的改良,才(从心意拳)有了形意拳。

 

DNA检测证明,现代人类来自于1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这是20年来才有的结果。这个结论是否站得住脚暂且不谈,从历史上看,人类在同样的时间段,智力、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例如,孔子和耶稣是同时代的人,宗教的出现代表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追寻;资本主义在西方出现的时候,明朝也有类似的萌芽;东西方青铜器、铁器使用的时间也基本类似。而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的文化繁荣也同样处于民智初开、思潮汹涌的同时代。

 

上古至先秦,武术仅仅有个雏形,它更多的时候,是贵族和游侠的专利。之后也并未在军事和社会上形成较大的影响。直到元末明初,武术才在民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从而独立出来。武术包含了中国的古代哲学、巫术、中医、秘密结社(源于墨家)、道家养生、兵法等等内容。

 

本系列文章不再对历史上的武术种类和内容进行考证,而是从人文和时代潮流的宏观层面,对2000年历史中武术的意义、作用、影响力进行浮光掠影式的梳理,寻求中国武术的脉络和发展趋势,探讨传统武术的未来。

第一节:部落战争

 

国人大多喜爱红色,认为红色是喜庆的颜色,说明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红色代表鲜血,只有战争才会有大规模的流血。黄色一直是中国皇家的专属颜色,说明了中华民族发源于中原的黄土地,也一致依赖于黄土地。

 

现代智人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大草原之后,散落在陆地各大洲。现代智人学会了团体协作和使用武器之后,一路渔猎,一路杀戮,很多庞然大物如长毛象等,成为智人的食物而灭绝。农耕文明使得现代智人从小规模的渔猎生活变为大规模的群居。中原地带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华夏最早的原住民在中原驻留,繁衍。轩辕黄帝、蚩尤、东夷、九黎等,都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著名的涿鹿之战,阪泉之战等,都是远古战争的代表。即便周朝统一天下,其实也没有摆脱与四周不同部落的紧张状态。

 

在古代,蛮力就是战斗力,因此武力比文化更有利于生存。至今女性选择伴侣倾向于高个子宽肩膀,与几千年来孔武有力带来的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翻开上古的历史,部落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失败者或者为奴,或者灭族。中华大地上的纷争,都是以祭祀鼓舞士气,以鲜血造就英雄,红血落黄土,天下才定。

 

那个时代,蛮力加勇气比技巧和套路更重要,而最重要的是,武士的名节和尊严。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在那时候是真实的。赵氏孤儿,伍子胥等,都不是靠武艺而是靠声誉记载史册。

部落战争是冷兵器时代永恒的主旋律,在纷纷扰扰的来回冲杀中,第一代武林人士的代表:佩剑贵族与游侠,登场了。

 

第二节 一统六合(秦)

 

对于后人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士人游说四方、出将入相,侠客仗剑走天下、一诺千金,有的为了名利,有的为了气节,上演了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精神食粮和传说。无论是伍子胥一夜白头、勾践卧薪尝胆,还是荆轲刺秦王,都给后世的人性之极限做了示范和探索,公子小白和赵氏孤儿的故事最为典型,后世的价值观,很少有能做到程婴那样,毕竟大大违背了人性。这大约是人类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淳朴和守信本性。

 

秦以前的武士,基本都是贵族,各国贵族的尚武精神,才有君子六艺中的“御”、“射”就是指骑射技术。这个时候的武士,都是凭借气血和名节捍卫尊严。贵族武士有战车、有兵器、有铠甲,战斗存活率远远大于平民,平民只有手持木棒拼命碰运气了。游侠盛行的时代,却是普通百姓悲惨的时代,无论是战国、三国、民国,普通人都在为生存而拼命生活。

 

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养不起职业军人,自战国时代至汉朝,都是全民皆兵的,出为战士,归为农夫,举族而战,举国而战。直至秦国以战功封爵,采用耕站国策,才逐渐有虎狼之师,一统六合。统一之后,“秦聚天下之兵,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彼时,先民们的尚武精神和重义情结依然浓重。但自秦以后,春秋战国的私斗和快意恩仇逐渐被有组织的社会管理所替代,草莽英雄黯然退场,兵法家粉墨登台。士兵们在返回家园后,民间禁止兵器,徒手武术练习逐渐萌芽。秦代出现了一种杀伤性不强的徒手的攻防技术练习,当时称为“角抵”。“角抵”只限用“相搏”中的摔法,不准拳打脚踢,双方凭摔法和体力摔倒对方为胜。“角抵”相对其它古武术比赛安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另外还有“手搏”的徒手对抗,这就是中国擂台或者摔跤的起源吧。

 

第三节 汉唐雄风

 

秦朝是对中国人的性格和社会组织影响最大的朝代。先民们从草莽时代的意气风发和古道热肠中醒悟,不再受巧舌如簧的说客蛊惑,也明白被耕战扩张的铁血恐惧无法有效的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汉初的黄老之道既是明智也是无奈的选择,战争的巨大破坏力导致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只有等待人口重新增长,帝国才有扩张实力和财富繁荣的动力。

 

此时,由于铁器的引入,剑不再作为主要的武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武士的象征。而剑也向着套路的“舞”演进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表明了剑的重要作用。随着休养生息政策的持续推行,富裕的汉朝人民终于开始“向往日益美好的生活”,套路武术作为一种展演形式,在民间逐渐流行。

 

汉字是象形字,武术也自然有象形拳的路径。“五禽戏”就是一种典型的套路武术,相传是三国华佗所创,来源于“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每种动物两个动作造型。五禽戏后来又成为导引术的一种,与养生健身相结合,这与传统武术现在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相同的。五禽戏练的是细微动作,强调身形的灵活和柔软,以及与呼吸和意念的配合。相对于后世的八段锦,五禽戏要简单一些。

 

汉朝末年,与其说由于武帝肆意挥霍前朝积蓄导致,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人口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受力,一旦有天灾,则赤地千里,流民四起。只有战争解决众多人口的资源分配紧张之后,人们才会反思前朝的执政得失,给新的王朝打补丁。

 

强汉盛唐的说法,源于个体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汉朝打击匈奴之后,三国时期国内战火荏苒,却没有外敌环伺的危机,边疆地区的其他国家只有挨打的份。一方面是汉朝全民皆兵的体制,另一方面与武将的地位也比较高有关。世家大族的传统还没有丢,贵族习武的传统还在。即使是三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导致人们对儒家的礼法、法家的严刑峻法和道家的清静无为都产生了怀疑而产生了避世和及时行乐的空谈和狂狷,汉族的尚武精神和战斗力依然强大。军功依然是实现个人抱负和阶层跃迁的重要途径。

 

五代十国的战乱再一次使得中华大地四分五裂。而隋唐帝国的建立,终于给大一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世的君主,没有一个不是以赢得大一统王朝而建立自己的权威和声望的。

 

武士在唐朝之前都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因战功而封侯,在汉唐都比比皆是。“凌烟阁”的功臣,武士和世家居多。

 

也许是平日的戎马倥偬,武术在唐朝并没有作为显学存在,仗剑行天下只是普通人的标配。李白可以想象自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杜甫可以将剑术用于梨园表演的事例写入《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礼失而求诸野”,只有等到宋朝自废武功,武术在民间才会正式登台。

 

第四节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宋)

 

一个民族早期的历史和组织形式,对其后期的影响是巨大的,总是在有意和无意间,被继承被重新展示。即使是秦国以吏为师,废封建设郡县,也无法破坏族群和部落的社会组织,世家大族在唐朝之前,都是社会的上层主流人群,寒门很少有居高位的。但是在第一帝国(秦汉)和第二帝国(隋唐)的末期,相继两次惨绝人寰的战乱,将世家大族的风流和尊严一扫而空,社会组织面临重大转型。东汉末年董卓自西凉入长安,以蛮力挟天子,肆意妄为;几百年后的唐末,朱温再一次演绎了白马之祸,衣冠清流在枪杆子面前百无一用,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帝国的汉末到西晋,在公元500年左右,五胡乱华导致了第一次衣冠南渡,东西方此时都出现了游牧民族或者说蛮族对文明社会的迁移和入侵,西罗马就是在这个阶段灭亡的。世界历史在阶段性的节点,总有一定的相似性,百家争鸣算一次,蛮族入侵算一次,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是一次,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类似的轨迹和关联。

 

话语权人群转化为武将,从来都不会持久,毕竟人类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协助才有力量,而配合离不开理性,理性只存在于相对拥有智慧的知识分子脑中,无论其身份是巫师、官吏、士人、骑士还是僧侣。

 

唐朝节度使的拥兵自立和不受君命,为后世右文抑武和权力分割的国策,提供了典型的反面教材。在唐末的五代十国变换中,武将随意废立的传统终止于宋太祖。宋朝以武立国,却“与士大夫共天下”。武将的地位,自此不再能与文臣相比了。

 

重文轻武的国策,在开始时是君主的刻意,在南宋自1127年的苗刘兵变之后,皇帝对先祖的国策更是有了切肤之痛,终于彻底不再重用武将,因为文臣最大不过贪财,武将造反却会改朝换代。于是,宋代实现了影响后世千年的军事制度:一方面,分禁军和厢军,解决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态势,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尝试了现代军事改革中的“政令分离、养用分离”,即练兵的教官和带兵的将军分两职,统军的元帅为文臣而非武将,并且频繁调动部队,以实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将之间没有长期的训练和磨合,没有信任和共识,就没有组织力量,没有万众一心的合力,也就无法凝聚战斗力了。

 

军队的地位低,并步意味着军队和武力不重要。孙子早就说过,“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早期的全民皆兵制,到唐朝改为府兵制,宋朝再改为募兵制,一方面,说明社会组织越来越专业化了,当兵是一个职业而不是责任和义务了。但宋朝的国策就是靠冗官和冗兵维护社会稳定的。有能力的都有地位,其他人造反自然就掀不起风浪了。有宋一代,全国范围的民变和破坏力确实比前朝少很多。只是皇帝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外敌入侵的解决之道。

 

国策的重大变化,造就了自废武功的缺点。自此中华民众便不再热衷于战争,而热衷于科举了。以宋为分界点,汉族由扩张战略转化为战略防守型国家。意识形态也满足于现世、现域,不再关注外部的世界,逐步自我封闭。“存天理灭人欲”被公开倡导,裹脚之类自虐的陋习逐渐蔓延。意气风发的时代结束了。

 

按照“缺啥补啥”的人性特点,军事积弱的时代,人民呼唤英雄。南宋朝廷的无能,让自发抗击侵略的社团组织成长壮大,民间的武术爱好就开始萌芽生长了。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敌“弓箭社”、相扑擂台赛、“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杨家枪,都是在宋朝产生的。当然还有适合于普通大众的导引气功“八段锦”(关于八段锦的练法和作用,本公众号写过“颈椎病的克星-八段锦”一文,五禽戏和易筋经将在稍后介绍)。

 

个体对武术的执着,无助于举国政策的影响力。武术的萌芽,只是在历代禁武中,在民间唤起遥远的战阵回忆,保持一种战备紧迫感,也有通过棍棒和拳脚进行自我娱乐的成分,汉朝36人就敢出兵的果敢,已成为传说了。“崖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叹息,是与尚武精神的消亡密切相关的。

 

第五节 蛮族的胜利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机动性成为最强大的陆战力量,蒙元借此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草原帝国。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说,元朝作为一个朝代,在正史中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异族入侵对于任何主体民族来说,都是一种噩梦。这不在于新的统治者的外形,而在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习惯是人性中最难以克服的力量。所幸元朝只有90多年的历史,可类比苏联对俄罗斯的影响。

 

侠以武犯禁,元朝野人统治中原,自然要削弱民众的反抗力量。于是,禁武令又增加了一个朝代,民众不得学习拳击武术、兵器演练、禁止持有兵器(如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然而统治更多的是靠习俗、习惯、讲道理(洗脑)、威吓而非真的武力。禁兵器不影响徒手和棍棒的战斗力。徒手演练武术也发端于此,内家拳也在逐渐成型。武术终于开始在民间产生并发展了。这与元朝的思想宽松政策有一定关系,元代没有文字狱,也不阻止儒释道和其他宗教的传播,给民众的思想发挥提供了空间。宋朝以来的市民文化得到延续,民间结社练武、演戏,是积蓄力量也是娱乐生活。秘密结社自此产生,白莲教影响了几百年,漕帮、青帮、红帮、洪门等均有其延续,共同的鼻祖,是墨子。

 

第六节 落日余晖(明)

 

明朝在恢复旧疆的意愿,以及外敌(鞑靼、倭寇、女真)威胁的局势下,军事力量比宋朝强了很多很多。特别是贤相和名将的配合,使得军事优势可以暂时保持,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不仅战功卓著,戚、俞还留下了宝贵的武学经典,从而使后世得以窥视。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对徒手功夫在军事的意义描述为:“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可见徒手武术脱胎于,但也只是军事的一小部分,视武术为“杀人技”可“保家卫国”的想法,和义和拳刀枪不入差不多。战争是残酷的,千万人之中,需要听从号令,进退有据,拳脚功夫没有施展的空间。

 

 

另外,在《纪效新书》中,对于拳家的描述为:“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缺)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於人,此不过偏於一隅。”可见在1570年左右,内家拳还未闻名于世。但不同的武术套路已经遍布各地了。

 

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在延续皇祚方面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后世基本延续这个国策。皇权逐渐集中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总趋势,负面影响是内重外轻的格局、军队专业化、民间组织力量松散化,造成了国弱民弱的局面,对于国家整体是相当不利的。即使宋朝有《武经总要》这样的武学巨著,但是国策却导致了民间自主自发的力量不足,面对外敌入侵,一旦首都禁军失败,便一败涂地的局面。宋朝靖康汴京之败、明朝土木堡之变、清朝1900年慈禧离京外逃等,造成的皇权危机和国弱局面莫不如此。

 

元朝的没落,在于统治阶层的无能。但其弱民之举,也造成了民众中缺乏远见卓识的人物,这一效果在后世不断的复现。朱元璋是军事奇才,南平北霸最终赢得天下,但其初衷,不过是为了吃饱饭而已。登皇帝位后,重新均田、重农抑商、子承父业、卫所制度等,都是限制自由,维持万世不变的措施。即使有王阳明的心学,但这种向内寻求真理的哲学,也许是源自宋朝以来的固步自封,又加强了后世的自我封闭倾向。一代名相张居正面对体制的缺憾,也只能为大明续命而已,人亡政息,如同落日余晖。

 

第七节 第二次被征服

 

传统武术在明末清初,才真正蓬勃发展。心意拳产生于1650年左右(姬际可),枪法名著《手臂录》产生于1680年明末时期,形意拳产生于1850年左右(李洛能),八卦掌产生于1850年左右(董海川),太极拳名声大振也是1850年左右(杨露禅)。可见,正如历朝历代末期乱象一样,只有在朝代交替的风云际会中,在人生命运茫然缥缈中,人的思想才会被无限解放,拥有不受限制的创作自由,才能有创造性的成果。统一帝国之前百家争鸣的时代,第一帝国末期避世谈玄的时代,第二帝国末期佛教兴盛的时代,都是如此。

 

明朝的皇帝再弱,由于本体民族足够多的人口,总会有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并且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明清小说的兴起,反映了社会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在2000年皇权集中的过程中,消除了外戚的威胁(汉朝)、相权的威胁(汉朝)、外藩的威胁、世家的威胁(秦、汉、唐)、宦官的威胁(明清以后)等等,就只剩绵羊般的顺民了。皇权集中的趋势使得体制已经走到尽头,脆弱而不堪一击。唐朝以来的党争使得朝堂之上务虚闲谈者多,务实者少,十万之众只要齐心,就可以灭掉数千万人口的泱泱大国。自明朝开始,文字狱正式登台,这是之前的朝代中少有的。但明朝能够允许王阳明心学的传播,说明统治者还是有一定的开明和自信的。清朝的异族统治,一己之私的小九九加奴才化,需要加强版的文字狱,让国民更加羸弱。剃发易服是一种心理阉割,几代人之后,连辫子都不敢割了。清末的民众照片,大多麻木、冷漠、萎靡。

 

文字狱只能证明一点:统治者的自卑心理。只有坦荡荡的人,才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可惜自私的基因不是存在于个体中,而是存在于染色体中,任是如何选妃,过不了5代便后继无人了,这是生物繁殖的胜利。暴政和专制摆脱不了300年一遇的人口承载极限,摆脱不了生物基因的传播选择规律。

 

万马齐喑的时代,民间的反抗和自发的娱乐项目便分外的活跃。毕竟每个人都是从亿万个候选物种中竞争胜出的,生存、竞争和好胜心是人性的本能,制度无论如何禁锢,也无法战胜人类的本性。

 

武术就是在这种极度的压制中,随着远古时代以来的冷兵器战术的余音,在一代代民间精英的钻研下,逐步的酝酿、发展和壮大了,且每每在王朝末期大放异彩。只有在乱世,人们才渴望英雄,追求怪力乱神。

 

从心意拳到形意拳,经历了200年左右,在形意拳产生的时代,也是武术进入近代化的时代。心意拳与形意拳的主要差别,在其步法,心意拳采用的是自然步,身形较矮,形意拳则是身形较高的鸡腿步。有可能因为形意拳起始的步法来自于步兵举长枪应对骑兵的冲击,所以攻击角度不少是地翻天的向上,步型多采用弓箭步。200年之后,形意拳的鸡腿步步法显然比自然步的步法更能发出整体劲,更接近于现代拳击的步形。同时形意拳高身架比心意拳的低身架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更适合于近身短打。小小的一个步法和步型的转变,经历了二百年的时间,可见人体的进化和形体艺术的进化,比人的思想进化要慢很多。形意拳的三体式,若将双手上举握拳,双脚跟抬起,就和现代拳击的预备式一样了。可见在200多年前,武术精英已经意识到步法对技击的重要性,并且摸索出了最佳的预备式了。中国的武术发展,与同时代的世界武术发展水平是相当的,如同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一样,东西方世界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

 

从形意拳的演进可见,武术的发展是先贤在练功中、在切磋中,不断的琢磨提高的,武术的技击和造型也是在发展进步的。而不是不少传统武术中存在的“以古为尊、以老为尊”,或者“传统武术要被现代人搞丢了”之类的泥古不化的旧思路。好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如同形意拳其同时代代表了最先进的武术理论和武术水平一样,迅速风靡一时并获得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声誉。

 

武术门派都有其特色动作和造型,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开宗立派的基础。八卦掌采用了将直线进退改为转圈练功的思路,同样是鸡腿步,但摆扣步和转圈的离心力对下盘和身法的锻炼效果更明显,因此也以后进身份获得了一种大类拳种的地位。从心意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的对比可见,小小的一个动作改变,其拳术理论、意识要求和练功要领都会大有不同。

 

第八节 昙花一现(民国)

 

清朝与元朝相比,同样为异族统治,统治的水平要高一些。清朝以武立国,前几代皇帝均注重骑射,因此清朝勤政和长寿的皇帝较多,这是尚武精神对个人素质提升的意义之一。清朝以拜孔、开科取士获得了中原和江南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巩固了其统治基础。同时,按照历代都吸取上一代的亡国之失的惯例,有清一代,没有宦官干政,相权和臣子的话语权都不如明朝,平民地位愈加卑微。剃发易服从外形驯化主流民族,文字狱从精神上禁锢思想的自由,于是在清朝末年,民众愈发的愚昧,草民如蝼蚁,有清一代,没有朱子、王阳明这样的大儒出现,即便到了1840年,主流宇宙观依然是天圆地方,天朝上国在中央,四周蛮夷落后又愚昧,无法想象地球是圆的,更无法想象有比天朝上国更强大的国家。直到鸦片战争,才明白蛮夷的厉害。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清朝军队的抗击不能说不英勇,但是冷兵器对热兵器,面对的是武器落后不止一代,失败便不可避免了。

 

鸦片战争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威信和控制力,之后的太平天国冲击的,不仅仅是清王朝的权威,更是对儒家伦理进行全面颠覆,但新理论没有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造反自然无法成功,这也是文字狱和愚民政策造成的弱民成果之一:皇帝没本事没关系,只要臣子更弱,国家照样转,于是底层社会基础愈发薄弱。草民的眼光和知识越少,农民起义的破坏力就越大,下一个王朝的政策就更混蛋。明末唯一的对君主制的反思,在清朝始终没有获得主流人士的关注,直到清朝末年遇到3000年未遇之大变局,皇帝和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走向共和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了。

 

甲午海战之后的1899年,出现了民间组织“义和团”,李存义和程廷华据说也是义和团的“大师兄”,可惜和八旗骑兵的弓箭刀枪一样,无法抵御枪炮子弹,这是传统武术无法“保家卫国”的证据之一。民间的松散组织与军队相比,更加松散和不堪一击(关于义和团和清朝军队的对比,以及民国时期的评价,可参见秦晖的《走出帝制》)。

 

无论是形意拳、八卦掌还是太极拳,在早期的演练推广中,贩夫走卒是远远多于上流士人的,八卦掌第二代的几大弟子,有磨眼镜片的,有卖烧饼的,有贩煤球的;形意拳的名家,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曾入狱,薛颠则死于解放军的枪口下,几十年后,都成了《逝去的武林》中“大侠”的传说,时代的潮流真是造化弄人。

 

从武术在清末民国兴盛的历史看,其人物身份和组织结构更像墨家:手工业者结社互助以抵御风险,习武的传承更是加强了组织的粘性。

 

1840年前后,传统武术的传说和民间推广逐渐明了,太极、形意和八卦也都兴旺发达,但是其对国事的帮助甚微。即使在民国时期,成立了“国术馆”,并有专门为军队训练士兵的“武术教练”,但是武术在现代热兵器的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也不明显,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武术家在战争中都没能成为耀眼的主角。新中国的成立后,会道门和帮派都作为“牛鬼蛇神”被英武的人民解放军一扫而光。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民国的“国术”,成了传统武术在主流文化圈的回光返照。

 

结尾:精神家园

 

追溯2000多年的历史,武术既不是用于保家卫国的,也不是用于私斗的,其健身效果和结社作用倒是持续至今的,与跆拳道、柔道和剑道等相比,中国传统武术同样根植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可惜缺乏了礼仪部分和明确的规则,但这并不影响传统武术在中国的传承和在世界的传播。传统武术是四大国粹中唯一能正式走出国门获得外国人认同的,这是因为人体结构类似,形体表现比口语交流要容易的多。如果武术没有价值,怎么会有众多的中外交流。武术爱好者大可不必为武术不能入奥运会,不能成为主流热点而焦虑,继往开来、顺时顺势,发挥武术的实用功能,靠武术自身的魅力吸引大众,才会形成良性发展。

 

武术的魅力,在于培养人的勇敢、担当、气节和精神,习练武术的人,更容易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的劲头、健全的人格和宽阔的胸怀,更愿意迎难而上。武术培养的尚武精神,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春秋战国、秦汉至唐朝,华夏大地的尚武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将不仅保家卫国,更是开疆拓土,从中原地区四处出击,通西域,下南越,北击游牧民族,才有汉族的称呼和天朝上国的模样。

 

从部落联盟的草莽时代到蒙昧时代,武功的荣耀远远高于文才。对于功臣的奖励,战国有客卿、相国、封地,秦朝的耕战政策和无战功不封侯的惯例,激励和鼓舞民众的血性和尚武精神。西汉麒麟阁(汉宣帝),东汉云台阁(汉明帝),唐代凌烟阁(唐太宗),都是对功臣的表彰和纪念。唐朝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最后一句更是说明了文士对封侯的艳羡。宋代昭勋阁(宋理宗)中的武将就属于少数了,而清代紫光阁(清高宗)更多的是满族人。

 

宋朝是个分水岭,发生了两个重大的改变:一是右文抑武,武将的地位被认为贬低;二是科举制度化,世家被寒门举子替代作为官员来源,全社会围绕一个指挥棒,有利于君权一统,却不利于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右文抑武的结果,是国虽富却不强,如同一个怀抱元宝的巨婴,没有守卫其财富的能力,很容易被外敌入侵。但是对宋朝的对君权来说,武将擅权的恶果是容易形成军政府,这是比外戚、宦官、权臣更可怕的存在,杯酒释兵权是皇帝制度下不得已的选择。君主更关心的,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如何有效的“代天牧民”,于是自宋朝以后,“弱民”成为统治者惯用的国策,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正好迎合了这个施政理念,由此导致了民弱则国弱的衰亡之路。两次忘于外族,正是右文抑武的恶果。文官政府是世界潮流,但是没有战争经验的文官指挥战争对国家是个灾难。相对来说,明朝的战斗力是要强于宋朝的,明朝亡于士大夫的避实就虚,不明实务。晚清的洋务派走了一条超越时代的路,救亡和图强成为之后百年社会的主线。

 

秦制帝国来源于法家,其致命缺陷是对皇帝没有约束,遇到为所欲为或者雄才大略的皇帝,帝国很容易陷入不稳定状态甚至崩溃,秦始皇、隋炀帝、汉武帝、明嘉靖都是如此。千年历史的轨迹,不是反思采用开放式思路解决这个制度缺陷,而是走向了反面:自我封闭,自我麻痹,弱民弱国,打补丁修修补补维护君权一统,维护君主的子孙永世为王,这是违反人类社群遗传的生物学规律也违反人性的,自然无法持续。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对于大的族群更是如此,从向内内圣外王开始,自我约束变成了自我拘禁,缠足的陋习就发自于宋朝。明末不愿意剃发易服,清末却不愿意剪辫子,习惯了顺从的人们,把反抗都视为异类了。

 

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巨大影响,解放了上十亿人的天性。百姓的生活不再以满足于统治者的意愿为先,六亿神州皆舜尧的幻想,终于破灭了。主义再正确,也比不过今生今世的利益和好处,这是人性的力量。而在看不到巨大的结果之前,大部分人都是短视而无知的。邓公提出的改革开放,2000年之后才显示出制度和政策的洪荒之力,赶英超美在60年代是一种信仰,在80年代是一种奢望,2000年之后,竟然成了不敢想象的现实。

 

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积极对外扩张,宽容对待一切思想并乐于对外交流的,如同秦汉帝国和同期的罗马帝国、1900年的俄罗斯和美国等。

 

在冷兵器时代,以武立国,但不可以武治国,废武则容易亡国。历代皇帝对民间禁武的政策,是武术产生的根源之一,生命力和进取心是压制不住的。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武术的实战意义大为缩减,而健身意义和培养进取心和勇敢精神的作用仍存。

 

武术能带来的,首先是个人的身心健康,身体是自己的本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武术练习中,对于战术战略的判断和应用,可学习古今中外的兵法;力量速度的训练,可提高个人反应能力、判断能力、抗压能力;武术单操手和套路练习中,对身型、身法、步型、步法的要求,以及在套路练习中表现出的唯我独尊的威武霸气,对于提升个人表达能力、表现能力、自信心都是大有裨益的;武术中关于五行的理论来自于古代哲学,众多的单操手命名可体验古代人劳作生活的习惯和氛围,关于拳谱的不同名称还可分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武术除了体育因素之外,浓厚的文化积淀也是武术长盛不衰的魅力之一。

张氏内家拳创立者张胜利拳照

 

最后,附几个传统武术容易被误读的观点:

 

第一:武术是杀人技,可保家卫国。

 

武术虽然来源于冷兵器和战争,但其目的并不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一点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已明确说明。古代对军事更重要的,是兵法、战阵、辎重粮草的转运和士兵的训练。现代军事更重要的是组织机制、兵种配合和实战训练。例如,《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将军的战略运筹最重要;宋代的《武经总要》第一篇是《选将》,即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纪效新书》第一篇是《束伍》,即训练队伍最重要。武术,或者说武力本身,在战争中属于锦上添花的要素,而不是核心要素。

 

中国真正的现代化军队,来自于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关于中国的兵制演变流程,以及关于秦之耕战的国策、唐之府兵制、宋之募兵制、明之卫所制、清之八旗制的起源、优缺点和演进,以及关于如何解决军队有战斗力时容易私人化(岳飞、袁世凯、湘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时又没有战斗力的矛盾,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将在微信公众号“皮克牛”中专文介绍。武术来源于军事,军事中的不少技术、方法和理论可以用在武术中,但武术对于军事的意义,远小于军事对武术的作用。

 

第二:传统武术不能用于实战,是假武术。

 

传统武术当然能用于实战,只是对抗的形式、规则和技术都是在演进的。基本的趋势是技术越来越实用和有效。拳击历史的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的样子,MMA也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巴西柔术在盛行一段时间后,不再是常胜的技术。中国传统武术,也是逐渐在改进和发展的,自心意拳到形意拳的步法,就是一大改进,经历了上百年。八卦掌的步法,也是练法的大改进,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目前的拳击步法中,进步出拳和形意拳的要求不是一致吗?形意拳在产生的年代,绝对是最先进的搏击术,只是后来被其他技术超越了而已。正如同学了微积分,就不能说高中数学太落后了一样。搏击技术的发展,也是分阶段分等级的。形意拳几百年来还在民间流传,足以说明其生命力了。

 

关于最近的徐某冬挑战传统武术,其本意未必是好心,但传统武术应该反思练习的方法和方式,与时俱进,无论是多练对练搏击还是兵器,都应该避免被人诟病不能实战。公开应战有实力当然好,没实力应战也没什么丢人的,拳击比赛是分重量级的,80公斤级的业余选手,可以和60公斤级的世界冠军对抗而不落下风,因为他拳头重啊。所以让一个50多岁的60公斤级老头子,和30多岁的80公斤级业余拳击选手比赛,还用质疑结果吗?这个传统武术能不能打有什么关系?见过50多岁的世界拳王吗?没有。世界最顶级的拳击比赛都不能保证战斗力,传统武术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肯定没有。

 

人体的血肉组织,观众可能喜欢看血腥的场面和KO,但是对于组织者,运动员和教练,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比赛双方尽可能的不受伤,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否则几场下来,一旦受伤,基本上终生都没法参加比赛了。现代搏击竞技,商业组织和规则都非常成熟,人性化方面做的也比较好。传统武术的实战应该学习其好的方面。

 

第三:应该大力推广全民练习武术,保护老祖宗的好东西

 

中国有句话:“穷文富武”,古代只有家里有钱才适合学拳脚健身,续保家业。练武术身体运动吃的多,必然消耗大,而且练好也需要时日,一般穷人家开支不起。所以真正的武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学的。更何况任何技术到了顶级,资质比练习更重要。这和普通民众的健身需求是矛盾的。禅宗之所以在中国获得广泛的受众,是因为其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太极拳之所以受众面多,也是因为其步法较少,容易学习,不受年龄、场地和身体条件限制。八卦掌就趟泥步的基础要求,对于年幼者和老年人已经不合适了。因此,实战和技击的武术,没法全民推广。而随和和要求不高的太极拳,反而适合全民推广。

 

参考文献:

[1] 戚继光(明)《纪效新书》

[2] 吴殳(明)《手臂录》

[3] 秦晖《走出帝制》

[4] 赵道新《中国武术没有前途,必将一文不值》

[5] 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

[6] 网上资料《蜕变的国术—隐藏在谎言与迷雾背后的真实》

[7] 松田隆智(日本)《中国武术史略》

本文作者拳照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发表武术文章上百篇。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