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沈华先生举办的个人玉雕刺绣收藏作品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新奥工美)党支部书记田书林出席开幕式并进行致辞。
展览分为吉庆服饰类、文人雅器类两部分,展出30件(套)文物。明清时期,刺绣风气最盛,此次展出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民间刺绣品(即京绣),其风格由苏绣发展而来,但选料更为精当贵重,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
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明清玉器和明清宫廷服饰刺绣补子展现场,沈华先生与喜爱收藏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将自己多年的收藏故事一一讲与众人。然而收藏之路注定是孤独的,这种感受在他独自面对满屋收藏品的时候更加明显,他喜欢与人分享古董背后的故事,却更爱与这些物件独处,在欣赏享受中明心见性。
他的展览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是“补子”,补服是一种饰有官位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武汉博物馆曾经做过一次补子展,当时只有九块补子展示,可见此物收藏的难度极高,而沈华先生个人就有近百余件各个朝代,各种级别的补子。图案主要缝缀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正因有了这样的补子,才称补服。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而表示官阶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官绣有文禽、武将绣有猛兽纹饰的“补子”。
在这次展览期间,沈华先生将充分利用工美博物馆展馆传播传统文化的空间,进行各类收藏知识和文化交流活动。他想传播更多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朋友真正认识中国的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在收藏过程中体验民族文化的自信,真正实现它们的价值。
一纯一洁一美丽
一优一雅一潇洒
一红一绿一妖娆
一静一动一豁达
玩收藏,不仅仅是收藏历史的文化和遗产,更重要的是将这份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从爱好到收藏,从收藏到研究,最后到传播文化和践行者,沈华,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收藏爱好者的成长过程。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8年8月8日——8月21日
开放时间:上午10:30——下午17:00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0号(新奥工美大厦内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