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进种苗的问题。在哪个公司引进种苗,较重要的要看公司自己是不是在大面积养殖,是否养殖成功。关于这一点,福农9号农业市场部的姚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公司对外发展养殖户,不管你是与哪个院校合作,也不管你的办公大楼多么豪华,首先公司自己大面积的实实在在的在养青蛙,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有充分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这是硬道理。自己都不养,去哪儿拿种苗供给养殖户?何谈发展养殖户?qqq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种源没选好。同是黑斑蛙,但一样也有品种之分,有的有遗传性的疾病,有的抗病能力弱,有的近亲繁殖过久,有的品相肤色较差等等。如果不利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大学院校的科研实力去做品种培优、疾病防疫等工作,养青蛙只是一句空话。选到这样的种源,那你会为自己的养殖埋下很大的隐患。青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必须有《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3、建池不科学。青蛙和淡水鱼类的生长特点不同,它有一个变态期,需要根据生长特点调节水位的变化,所以标准化养殖池和育苗池的建造一定要有科学依据,不要以为只看过一两家的养殖池,就简单的认为就那样建了。稻蛙模式或遮阳棚模式下养出来的蛙,其品相、肤色、产量、个体、抗病能力等多方面截然不一样的。标准化养殖池的大小,孵化池的水温水位调节等都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4、密度不合理。密度过高容易造成缺氧等反应降低成活率,密度过低产量没保障。
5、技术服务不到位。为什么有人会说我们那有的人养青蛙失败了?他们大都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没学到家。因为青蛙养殖的技术要求肯定比普通淡水鱼类的要高,靠天收,没有师傅帮带,那你将会走很多的弯路。这几年青蛙养殖的面积逐年在增加,证明有很多人已经掌握了技术要领。*一次养青蛙较需要的是全程的技术跟踪服务,从理论知识到孵化技术到养殖过程中的随时互动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6、日常管理不重视。青蛙变态期的水位管理,根据天气、温度、雨水等必须改变日常的投喂方式,如果不调整,对青蛙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日常管理中必须和公司互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