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张其禄:中美不会付出世界末日代价掀起战争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23 09:18:24
前中山大学社科院院长、现任台湾民众党“立委”张其禄。(最新 郑羿菲摄)
  最新台北2月23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中美关系,前中山大学社科院院长、现任台湾民众党“立委”张其禄接受最新访问表示,中美慕尼黑针锋相对,是因为俄乌战争满周年,美国也怕俄罗斯可能即将有大动作,产生结构性改变,因此美国拉高调性地先叫阵,不想让中国介入。但美国内部也知道中美陷入直接冲突代价太高,到某种程度就会克制。中美看起来剑拔弩张,但实质上没那么强烈。

  中美在气球事件后,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首度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场边会面。但中美双方在气球事件、俄乌战争等议题上都采取强硬立场,彼此针锋相对,且并未谈到布林肯访问中国的新期程。布林肯也称,中国尚未越过红线,但他会拿出证据表明北京是如何认真的考虑提供俄罗斯军备。

  张其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学博士,曾任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政治经济系主任、高雄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委员(2017年到2020年),现为台湾民众党不分区“立委”、民众党智库总召。

  张其禄接受最新访问表示,中美之间一直都是阶段性的“冲突、妥协、进步”,也就是美国布林肯所称的“对抗、竞争、合作”,他认为这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在某些时机点上,中美关系就会有动态事件,像气球事件被披露后,美国一定得表态,而现在又是俄乌战争周年,美国就会拉高调性。

  张其禄说,慕尼黑会谈比较关键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怕俄罗斯近期之内有大规模的攻击,因此藉着这些拉高调性的谈话“叫阵”,告诉中国不要介入俄乌战争、不要金援或军援俄罗斯,在事件发生之前,把调性拉得比较高喊在前头。若事件后来“被节制”,没有再更升温,大概就会回到“管控风险,慢慢回到中美关系的正轨”,维持“斗而不破”的脉络。

  张其禄指出,外交上的战争并不亚于实际战场,在慕尼黑会议上,中美各方一定要表态得非常剑拔弩张去表态。若俄乌战争没有结构性的转变,中美之间分歧管理还是会存在,维持“谈谈打打”的基调。 

【 第1页 第2页 】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