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父亲和我的“聊斋”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19 10:53:37

 父亲和我的“聊斋”EEE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父亲有一部心爱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
 
这本书最早由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全书16卷,以青柯亭本为底本,吕湛恩注。此版有插图445幅,均各配有七绝一首。曾先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鸿宝斋等加以改进翻印。我家的这一本,是1981年由北京中国书店影印的,分上、中、下3册。
 
父亲曾说起他买这部书的经过: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偶然在新华书店看到这本书,标价是人民币5元。可当时他要用每个月20元左右的工资赡养一大家子人,虽然喜欢也只能放手。几乎每次经过书店,父亲都要进去看看它。朝思暮想了几个月,终于有一次发工资后,他下决心买下了这部书。
 
当然,这部书的确物有所值。书是影印的,竖排,繁体字。正文是极娟秀的小楷。每篇文章都有插图与配诗,每个注释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比如说“汉皋遗佩”等文中使用到的典故,编者都一一加以详尽说明,丰富确实,良有趣味。
 
我与这部书结缘则是10岁那年夏天。一个炎热的午后,父亲斜倚在床上看《聊斋》,突然叫我过来读《小猎犬》这一篇,并给我一句句解释。不盈尺的小人,蝗虫大小的猎犬,在床榻间狩猎跳蚤和臭虫,目睹这一切的故事主人公悄悄留下了一头小猎犬,却在不经意之间压死了它………接着又看了《贾儿》《青凤》——真是光怪陆离的世界!
 
还记得有天晚上读《绿衣女》这篇,遥想深山古庙之中,独自攻读的书生邂逅绿衣少女,深夜执手聆听纤细婉妙的清歌。而结局是,从蛛网上救下那只细腰绿翅的蜂子之后,它投身砚墨,在纸上划出一个“谢”字,“后遂不复至”。短短的故事,真是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韵致。读完后,小小的我,居然也掩卷怅然良久。
 
现在想起来,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部小说,我以后再阅读繁体字书籍就没有障碍了。后来逛书店时也想买一部“聊斋”,却从未遇到中意的版本。每次看到简体字、横排、甚至干脆是白话的版本,总觉得如同陈酿女儿红被冲淡成白开水。
 
上次回家时,发现父亲仍然在读这部老版本的《聊斋》,也不知道是第几百遍读了。
 
突然想起这本书的故事,聊作此文,以纪念父女共享的温馨往事。
 
程丽英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19-07-19/9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