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7月11日电(见习记者刘方齐实习生李典)近日正值江南梅雨季,外头雨水连连,可浙江省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火炉浜周家斗村民小组周利华家中,却依旧十分热闹。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每到下午三四点,村民们便围坐在一起,被壁挂电视机里播放的法治宣传短片吸引着;一些村民休闲地靠在法治书吧的沙发上,翻看着法律书籍;还有几个抱小孩的妇女正好奇地打量着法律服务机器人“小桐”……
这里,从前是附近村民闲暇时分搓麻将、打牌、讲“空头”的乡村茶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荣星村板凳法庭”。
“板凳法庭”起源于桐乡市屠甸镇,是由桐乡市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官等法律服务团成员以及资深的人民调解员、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志士、红娘舅等人员组成“评审团”。把过去的“办公室坐诊”调解转变成如今的“上门巡诊”调解,在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以说法理、拉家常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前不久,在周利华家翻修一新的“法治小屋”里,身为荣星村法律服务团团长的屠甸司法所所长蒋雁达,召集了派出所民警徐锡光、驻所法官工作室法官滕忠元、专职律师沈黎明、周红丽、资深调解员、联村干部许海勇、村干部钱国强等组成了“评审团”,就村里两户农户的生产经营纠纷开展评判。
一张八仙桌、几条板凳,一个“板凳法庭”应运而生。
前期,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板凳法庭”一开庭,公安民警、法官、专职律师、人民调解员分别从各自职能角度给出了处理建议。最终两人达成一致,友好地化解了纠纷。
“把屠甸第一个‘法治小屋’‘板凳法庭’选在火炉浜,不仅因为这里环境秀美,更是因为近几年火炉浜乃至周边村民法律需求日益迫切。”蒋雁达说:“别看‘板凳法庭’简陋,它可是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农民家门口,并且通过‘法治书吧’‘法律服务’两大功能区域,让村民随时可以拿起法律书籍学习。”
为了更加针对性地应对村民的多样化法律需求,“板凳法庭”还提供依托互联网的智慧法律机器人‘小桐’随时待命,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此外,这里还会不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律师前来坐班,接受老百姓的法律咨询。“‘板凳法庭’在屠甸已落地生根,未来在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提高村民法律素养上必将开花结果。”蒋雁达补充道。
据了解,2018年以来,桐乡市“板凳法庭”共参与摸排走访服务100余次,直接参与或牵头化解纠纷60余起,开展普法宣传20余场。
如今,屠甸的“板凳法庭”仍在不断实践创新,这一乡村治理与当地法治文化、乡贤文化充分交融的结晶正在不断焕发着新的活力。(完)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19-07-11/9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