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中国人为之着迷,外国人更是心向往之。《西方文化中的北京印象》这本书考察了西方文化中的北京形象,作者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在搜集大量的文本和图片的基础上,分析作为“他者”的古都北京正是西方人寻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对于沟通中西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全书条理清晰,分为六章,以时间为顺序讨论北京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流变情况。
北京域外形象起源于元代的“汗八里”,意取“大汗之城”,马可·波罗首先向欧洲人介绍了这座神秘之城,从物产与贸易、城市与交通、政治与宗教习俗三个方面展示中国魅力。此时,一批传教士也开始了漫长的东方之旅,他们笔下的古都北京已经演化为一种传说,成为财富与君权的象征,体现了西方中世纪晚期文化中的世俗精神。
明代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与京城里外三层,构成城中之城,格局以中轴对称、整齐雄伟著名于世,西方人逐渐在称谓上用北京取代汗八里,尽管对北京的描述仍然充满着浓厚的传说色彩,但却塑造了一个在地理与物质层面完整的东方古都形象。到了17、18世纪,耶稣会士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全面而深入,与欧洲混乱的现实不同,北京还是壮丽富足以及和平的东方之都,因此北京成为西方精英文化中的理想城市,不过在一片褒赞中,作者发现少数批判之声,他们称北京是堕落的东方巴比伦。紧随其后的19世纪,北京在西方成了贬值的东方偶像,北京形象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西方人一方面继续维持着北京的体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注意北京城的衰败景象。
北京再一次成了“天堂之城”,是20世纪前半期,昔日的辉煌成为过往,中国人书写本土文化精神,而外国人则研究北京的历史、书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他们表现出深深的怀旧情调,在这个想象之城中,寄托着西方人对文化相异性的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经历了新与旧的交替更迭,新世纪的北京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梦人。
本书的内容充实,论述严谨,可读性与趣味性兼具,便于普通读者了解异域文化中的北京形象,而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者来说,则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其实,从西方文化的视角审视北京,也是反观自身文化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在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时代趋势下,全面地把握自己的位置。
作者秉承客观冷静的写作原则,不因为天朝上国而夸口炫耀,也不因为曾经的屈辱闭口不提,这也应该是读者所要拥有的心态,在对比中观照自身,在借鉴中发展自己。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4-19/12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