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包括三一重工、国轩高科在内的多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不再只把目光放在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转而瞄上了瑞士市场。LLL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月15日,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为拓宽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紧接着,国轩高科、杉杉股份、乐普医疗也都表示要拓宽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计划赴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多年来,选择登陆欧洲资本市场,在中国企业里并不多见。
公开资料显示,瑞士证券交易所总部位于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股票、债券及期权等衍生的交易场地。该所由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三家在瑞士有百年历史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2008年还与Telkurs公司、SIS集团合并为六集团,业务覆盖了证券交易、金融信息服务和支付交易服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市场高级分析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在当前中概股低迷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拓展欧洲资本市场,吸引瑞士资本,有利于海外上市多元化。
不过,在部分行业人士看来,虽然政策鼓励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但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并不容易。
(图源:视觉中国)
美股遭弃,瑞士变成“香饽饽”?
过去一段时间,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近日股价有所反弹,但比2021年高点跌幅仍然较大。
股价腰斩者比比皆是,一夜跌去80%、90%的企业并不罕见。即便是国内科技巨头,像阿里巴巴、腾讯,股价跌幅也超出预期。
中概股下跌的原因非常复杂。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城在与渠道和客户召开交流会时表示,除了监管政策及民营房企遭遇流动性危机等原因,也离不开中美关系及国际局势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的影响。
在此情形下,瑞士作为一个永久中立的国家,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瑞士法郎汇率波动也较为稳定。相对而言,企业的融资资金也更为安全、增值保值更有保障。
今年3月,央行和银保监会表示,要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实际上,在中欧深化合作的大环境下,中资企业远赴欧洲上市早有先例。2020年,长江电力通过沪伦通GDR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募集资金达到20.11亿美元,是中国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GDR发行。之后,华泰证券、中国太保、国投电力也在伦交所上市,海尔智家也发行GDR,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注册于上海的CBC(佳瑞咨询上海公司)旗下瑞士公司在瑞士伯尔尼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瑞士上市的、主营业务在中国的外资企业。2018年,瑞士证券交易所接受了一家中国公司瑞士金银矿业MMC1登陆OTC市场。
2021年12月,中国证监会拓宽了业务适用范围,对沪伦通规则进行了修改完善。境内方面,将深交所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全部纳入;境外方面,将欧洲市场拓展至瑞士、德国,拓宽了适用范围。同时,监管部门还允许境外发行人进行融资,并采用市场化询价机制来进行定价。
广发证券认为,拟发行GDR对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在市场担心北上资金连续流出、海外市场中概股持续大跌影响市场情绪环境下,无疑有助于大幅提振A股信心。在国轩高科宣布赴瑞士上市后,该公司连续5天的股价都处于上涨状态。
(图源:视觉中国)
欧洲上市路不易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上述四家拟赴瑞士市场发行GDR的公司,均属于民营制造业公司,是工程机械、锂电与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的重点企业,都有较深的海外布局经历,且有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意愿。
以国轩高科为例,该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企业。2020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暴增192%,达到1.5亿元。特别是2021年与大众汽车签署合作后,国轩高科表示双方将在欧洲从电池材料、电池产品到电池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等方面展开合作。
对于此次上市计划,国轩高科表示,是为了加快公司国际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品牌和形象,满足海外业务发展资金的需求。据券商人士分析,国轩高科所处的新能源赛道,符合欧洲碳中和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吸引一些主权基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多国央行为抗击疫情和疫情后的恢复而释放出较多的流动性,以及俄乌冲突导致避险资金大量流入瑞士的情况下,此时选择去瑞士上市在发行难度降低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行价格和条件。”
更主要的是,这些去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将会给国内上市公司带来融资多元化的示范作用,未来很可能吸引更多中资企业去瑞士上市。对中概股公司而言,转移至瑞士交易所挂牌或者直接赴瑞士市场二次挂牌,也可以成为对抗风险的备份选择。
一直以来,鉴于瑞士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实力,以及在跨境私人资产管理领域所处的领先地位,瑞士证券交易所对于国内外企业都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比如雀巢、罗氏制药、诺华制药,作为欧洲前五大上市公司中的三家,均在此上市。
尽管整个上市流程不繁琐,但对于许多中资企业来说,赴瑞士的上市路并不容易。当年CBC完成上市足足用了14个月时间,而且之前有部分在欧洲上市的企业,后因市场成交量少选择退市。
在柏文喜看来,由于中资企业此前在瑞士市场挂牌较少,对瑞士交易所的规则和投资风格、投资者结构等不够了解,目前还面临入门问禁和市场适应性等问题。上述证券市场高级分析师也提醒,后续会有监管部门指导这些企业进行上市准备工作,但企业要对境外法规有更准确的理解,才能避免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