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什么样的人能成大事儿 沉得住气的人能成事儿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3 14:46:32

 历史上,开国皇帝和功勋元老的关系往往很难善终。LLL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面对一群开国元勋,皇帝该怎么论功行赏,这是一种考验。
 
如果元勋功劳太大,实力太强,皇帝怎么和他们和平共处,这又是一种考验。
 
纵观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和功臣之间发生的悲剧数不胜数。
 
难道帝王和权臣就没有相对“平稳和睦”的结局吗?
 
当然有,今天要谈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这样一桩经典案例。
 
萧瑟秋风换人间
 
谈杯酒释兵权之前,我们不妨把目光往前延展,看看这个历史典故身后的时代背景。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
 
柴荣是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君主,再加上赵匡胤等杰出人才的辅佐,他统治下的后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俨然有乱世霸主的气象。
 
但伴随着他的溘然长逝,后周的权力架构也跟着发生剧烈改变。
 
柴荣
 
尽管柴宗训是柴荣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但七岁的他只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军事大权还是得归柴荣的得力旧将来把持。
 
这些得力旧将里,就有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人。
 
如果说这帮顾命大臣忠心辅佐幼主,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将是一段君臣佳话。
 
但权力的角斗场从来都遍布着谎言与机谋,无论臣强主弱,还是主强臣弱,最终都会因为丧失制衡而爆发争端。
 
960年,朝廷传言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于是赵匡胤便奉命北上,率军抵御。
 
结果等大部队行进到陈桥驿的时候,赵匡胤等人突然发动兵变,属下一干武将直接把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这便是著名的“陈桥兵变”。
 
随后,赵匡胤直接率部来到开封都城。
 
柴宗训见状,方知大势已去,被迫禅位于赵匡胤。
 
至此,后周的历史宣告终结,大宋王朝横空出世。
 
关于陈桥兵变前赵匡胤的动机,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说赵匡胤的确是被迫接受黄袍加身的现实,没有任何预谋,有的又说赵匡胤早就开始谋划篡位,陈桥兵变不过是一个走过场的表演。
 
不管他动机如何,从结果角度来说,赵匡胤都实实在在发动了军事政变,并且一举成功。
 
所以,赵匡胤骨子里非常清楚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为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柴宗训,他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
 
赵匡胤
 
长夜无眠话君臣
 
公元961年的一晚,夜色渐浓,灯火阑珊。
 
赵匡胤借着晚朝的契机,把石守信、王审琦等开国元老聚在一起痛饮美酒。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大家似乎忘掉了当下的烦劳,忘掉了君臣的分别,一起梦回那个同朝为官的岁月。
 
酒意正浓的时候,赵匡胤突然开口说道:
 
“要不是各位鼎力相助,我绝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但黄袍加身后,我却感觉还不如当节度使的时候快乐,经常夜不能寐,睡不成一个安稳觉。”
 
石守信等将领听了,只觉一股淡淡的寒意从背后袭来。
 
这个曾经一同出生入死的男人,如今和他们的关系已经陡然发生变化。
 
于是,石守信等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现在天命已定,天下谁还敢存有二心?不知陛下为什么说出这种话呢?”
 
赵匡胤听了,苦笑着说:
 
“我当然知道各位对我忠心耿耿,可这普天之下,有几个人能拒绝富贵荣华的诱惑呢?
 
假如哪天各位的手下也把黄袍直接披在各位身上,纵使你们心不甘情不愿,又怎么拒绝这种事情呢?”
 
石守信等人顿时感到惶恐不安,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说:
 
“我们真是太过愚笨了,居然连这都想不到,希望陛下可怜可怜我们吧!”
 
赵匡胤见状,转而说道:
 
“人生在世,就如同白驹过隙。我看各位不如多多积累些金银财富,购置些田产房屋,把这些留给子孙后代,再多养些歌姬舞女来安度晚年。
 
如此,你我君臣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猜疑,不是也皆大欢喜吗?”
 
话已至此,石守信等人就算再没眼力,也知道赵匡胤的真实意图。
 
自古以来,伴君就如伴虎,你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洞察他话语背后的隐藏含义。
 
表面上,赵匡胤是希望维持一段君臣佳话,也让石守信等人安心养老。
 
实际上,他就是对这帮手握兵权的功臣不放心,希望他们自觉点,不要等到他来强制解除兵权。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托病请辞。
 
赵匡胤也顺水推舟,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还赋予他们有名无实的虚职,让他们拿着优厚的俸禄在家养老。
 
没有玄武门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千古悲剧,也没有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离奇故事。
 
在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宴席上,宋朝就这样避开了一场刀兵相见的变故。
 
为什么石守信等人恭顺得就像小绵羊?一顿酒局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当然不会,只要是政治布局,都会涉及到一个庞大精致的体系,以及层层递进的策略。
 
未雨绸缪料先机
 
赵匡胤身边有个同姓的谋臣,叫赵普。
 
作为核心智囊,赵普对于王朝建制后的规划很有前瞻性。
 
更重要的是,他总能读懂赵匡胤的心思。
 
在有关江山社稷的重大问题上,两人时常心有灵犀。
 
赵普
 
有一次,赵匡胤就问赵普:
 
“爱卿,自从唐朝末世以来,几十年间有这么多人称王称帝,天下战乱不断,百姓叫苦不迭,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普听了,直接答道:
 
“陛下,根源就在于节度使权力过大,弄成了君弱臣强的畸形局面。
 
眼下之势,只需要削弱他们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并且收编他们手下的精锐,这样天下自然太平长久。”
 
赵普话还没说完,赵匡胤立即就心领神会:
 
“爱卿不必多言,我已经明白了。”
 
作为节度使出身的赵匡胤,当然知道节度使这个官职对朝廷的威胁性有多大。
 
在地方上,节度使拥有绝对的号召力、财政权和军事指挥权。
 
一旦朝廷控制力减弱,他们完全可以拥兵自重,甚至揭竿而起。
 
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的乱局又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出现。
 
数十年间,整个华夏大地都陷入了无尽的兵祸。百姓们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但天下大势,终归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当唐朝的风华远去,五代十国又将华夏大地陷入无尽的战争,饱尝战乱之苦的百姓就必然产生对和平局面的深切向往。
 
所以,当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他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削弱节度使,这就构成了“杯酒释兵权”的一个重要动机。
 
不过光靠杯酒释兵权的酒席,必然不能对以石守信等人为代表的军事贵族产生根本冲击,还需要一系列制度上的跟进措施。
 
于是,赵匡胤建立了枢密院和枢密使制度,并且开了兵将分离的先河。
 
在以往,地方上的将领和士兵常年朝夕相处,很容易建立密切联系;而在北宋,驻扎的军队和将领经常频繁调动,到头来完全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格局。
 
伴随着接二连三出台的政策,昔日的军事贵族便全然瓦解,武官阶层也完全丧失了跟皇权抗衡的实力。
 
赵匡胤
 
气定神闲耀千秋
 
赵匡胤这么做,的确有效根治了前朝节度使的历史痼疾,但也因此助长了宋朝“崇文抑武”的风气。
 
不论北宋南宋,它们的绝对实力与外交影响力都相对有限,完全无法跟扬威天下的汉唐帝国相提并论。
 
在多次的对外战争中,宋朝的表现也常常令后人诟病。
 
但就是这样的宋朝,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还熏陶出一个文质彬彬的风雅时代。
 
陈桥兵变前,新生的统治者很难跟旧日的君主实现和平交接。庙堂之上,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的血雨腥风。
 
或许是出于对旧主柴荣的感念,即便赵匡胤称帝,他也没有对柴荣的后人赶尽杀绝。和历朝历代相比,宋朝的建立过程确实显得相对温和。
 
没有兔死狗烹的凄凉,也没有水火不容的对立,就这样不慌不忙地完成了历史进程的更迭。
 
作为一个帝王,赵匡胤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和策略。但策略也分阴谋和阳谋,也分雕虫小技与世间大道。
 
从个人角度讲,赵匡胤不希望重蹈覆辙,必须强化皇帝的控制力。但放眼天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大地也确实禁不住更多的折腾。
 
石守信等人的退出,不仅让赵匡胤高枕无忧,同时也意味着天下百姓能够过上太平日子,不再忍受连年战乱的痛苦。
 
客观来说,赵匡胤削弱地方势力、强化皇权的一系列做法助长了崇文抑武的风气,直接导致宋朝外战表现乏善可陈。
 
但站在宋朝开国初年的角度,从上层到百姓都对战争充满了厌倦和恐惧,如果不削弱武将阶层,那么就很难进入一片祥和的安定局面,不稳定的因素依然会缠绕着这个新生帝国。
 
毕竟,谁也做不到未卜先知。能够及时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选择,已经非常难得。
 
放眼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在奋斗。
 
如果可以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和多数人的美好向往,以及整个时代潮流融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的事。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7-23/13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