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刚下班回到家,累到头昏脑胀。儿子一见妈妈回来了,凑了上来。张老师正想伸手抱抱他,突然儿子说了句:“妈妈,你什么时候死?”伸出的手僵在半空,心中怒火中烧,“好呀,我辛辛苦苦上班努力赚钱,供你吃,供你穿,给你最好的教育,你竟然咒我死?”SSS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正准备破口大骂儿子不识好歹,竟对上了他微笑无知的脸,儿子正扯着她的衣角,又说:“妈妈,你快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死?”这时,婆婆从厨房伸出头来,说道:“你这儿子,今天逮着全家人都问了个遍,什么时候死?我都被气疯了。你快管管他!千万别明天出门问别人呀,丢脸死了!”
张老师蹲下身子,把儿子乐乐抱了起来,问他:“你咋对死这么感兴趣了?”一番了解情况下来,原来呀,前些天小区陈叔去世了,乐乐常常去跟陈叔的孙子浩浩玩。今天乐乐又去找他玩,没想到浩浩对儿子说:“我爷爷死掉了,以后再也见不到爷爷了!”说完浩浩就哭了起来。
4岁的乐乐首次听懂死的意境,他明白了死了就是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所以很担心,一回到家就逮着人问:“你什么时候死?”
知道了情况的张老师想了想跟乐乐说:“别怕,妈妈一直都陪着你,不会见不着妈妈的。”“但是,我听浩浩说,所有人都会死的,对吗?”儿子又问。“是的,等妈妈很老很老了,才会死掉,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妈妈,我不要你死,也不想爷爷奶奶他们死。”儿子说。
妈妈与孩子
哄了很久,终于把这个关于死的话题终结了。没想到在吃饭时,儿子突然又说:“那祖母是不是快死了?妈妈说很老很老就死了,祖母就很老了”(张老师家的祖母已经95岁高龄),大家先一阵沉默后,爷爷呵斥了孙子。尴尬的张老师只好解释了儿子的童言无忌,并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给儿子普及了关于死亡的常识。一知半解的儿子慢慢的入睡了。
其实,像以上出现的案例,在低龄儿童中是常常出现的,生死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所以当他遇到这种自己认知中没有的概念,就会疑惑和好奇。但是如果大人在这个时候没有给到幼儿正确的“生命教育”,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灵。
敷衍含糊的回答或转移话题,会让孩子更疑惑。有很多大人是谈“死”变色,讳莫如深。所以当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话题时,通常都会含糊其辞的糊弄过去,比如用“走了”“不在了”“管山了”这种简单的词语去代替,又或者快速的转移话题。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疑惑,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
愤怒式的阻止孩子的发问或恐吓式教育,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巨大恐惧。有一些大人认为孩子没必要接触到如此深奥的话题,认为孩子对这种话题刚兴趣是不正确的,所以会大声的呵斥孩子,打击他的好奇心,孩子就会认为大人对死亡是恐惧的,让孩子对死亡也产生焦虑感。还有一些家长会胡乱吓唬小孩,比如说人死了会变成鬼魂,不听话就让它抓走。大人以为是玩笑话,小孩子却是会当真的,所以会变得越来越胆小。还有一些家长会说:“你不听话,谁谁谁不要你了,他再也不回来了”。想孩子听话一点,却不知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增加了他的内疚感。
恐吓式谈死亡
用科学来说教,会让孩子更难以理解,同时缺乏了同情心。有些家长,孩子问到这种话题,就会百度百科搜索,直接的给孩子灌输科学性,比如“万物终归都是要死的”,“死亡是一种方式”等等,孩子就会认为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所以会出现一些孩子虐猫虐狗等等行为。
死亡教育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态度上要重视的同时也要用简单易懂和轻松的方式。
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说明:花开花落;落叶归根;植物枯萎;兔子生病了,没能治好,死亡了等等。通过植物的枯萎,告诉孩子植物与我们告别,这是一种死亡。宠物的离去让孩子学会面对死亡。
通过优秀的绘本或小电影,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都是很好的绘本故事,通过亲子共阅的方式给孩子讲解,能很好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激每个擦肩而过的生命。
清明时节,带孩子一起悼念已故亲友,让孩子加深正确的生死观。告诉孩子,人终有一死,但要感谢逝者在以往为我们带来的欢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像逝者一样照亮他人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铭记。
教会孩子注意安全,珍惜生命。当接触到死亡的新闻报道时,要伺机教会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比如不玩危险的游戏或玩具,过马路时要注意等等。
写在最后
当孩子问到大人关于死亡的话题时,大人要做到“不回避”“不忌讳”“有效沟通”。
既要让孩子了解死亡,又要让孩子不害怕死亡。
我们都应该快乐的成长和开心的生活着。
孩子快乐成长
那么,你有被孩子问过这个话题吗?你是如何回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