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同济医院康复中心刘宏主任认为,中风后足内翻多由于肌肉牵张反射的控制紊乱所致。虽然部分足内翻患者也具有一定的行走能力,但由于受其异常步态的影响,结果妨碍了踝部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中风后足内翻的特点
刘主任说,足内翻多出现于中风急性期后,下肢肌力开始恢复,肌张力也由低下变为亢进或已进入痉挛期,并出现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中风病灶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内,如基底节区、内囊和相应的大脑皮层区;临床表现为足内翻并下垂或跖屈,足背屈、外翻不能或减弱,足趾屈曲并内收,随意运动能力很差。
在足内翻初期,仅表现行走时足底前外缘着地,足下垂,踝关节软弱支撑乏力;中后期随着肌张力不断增高,足跖屈亦愈来愈明显,足跟着地困难,足趾屈曲,内翻的踝关节也逐渐僵硬,并伴随着膝关节共同运动。
“从解剖部位上看,张力增高或痉挛的肌群多在小腿的内、后侧及足底部,如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趾屈肌、比目鱼肌和蚓状肌、趾短屈肌等”,苏州同济医院康复中心刘宏主任指出,“而与其相对的拮抗肌群尤其是胫骨前肌肌力较弱,在步行时胫骨前肌失去相互抑制,引起足内翻。”
苏州同济医院刘宏主任介绍足内翻的治疗方法
1小腿三头肌牵拉:
取用徒手或站斜板待办法来松弛小腿三头肌。
2踝关节的被动运动:
仰卧位,患足支撑在床上,治疗师将患者的足和足趾提至充分背屈并外翻位。
3采用刺激法诱发踝背屈外翻运动:
用治疗师的手指或者辅助治疗器具震动叩击等方法刺激足背外侧以诱发踝背屈外翻。随运动水平的提高,刺量亦减少。
4主动背屈训练:
患者坐位,治疗师在患者足背施加阻力,增加足背屈。
5支具治疗:
早期加用矫形踝关节托来保持患足的正常功能位,进行康复训练时脱下,其余时间坚持穿戴。
苏州同济医院康复科
苏州同济医院康复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是苏大附一院、苏州市立医院专科医联体共建科室。科室由杨卫新教授领衔(现任中国康复医师协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委,苏州康复协会理事长,原苏大附一院康复科主任,现任苏州市立医院副院长,苏州同济医院副院长)。
康复科在杨卫新教授和苏大一院康复科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近年来发展迅速。现主要的康复对象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脑外伤、植物状态、吞咽困难、骨折及骨关节病术后、长期卧床导致制动综合症、各种疼痛等患者。
科室设有康复功能评定室,拥有先进的经颅磁刺激器,步态分析系统,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全面的康复评定设备,满足临床康复评定需求,可开展院内床边早期康复、重症康复治疗,科室同时还配备高压氧舱,康复治疗大厅和各类治疗诊室,能够开展各种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