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山,商洛人,隶属陕西。陕西自古崇文重教,读书,著书蔚然成风。苏荣山老师同样在与世无争的恬淡中,自信而执着地期待和完成着,期待捕捉到大山的精灵,在山外浮华的喧嚣和难耐的静谧里,以质朴和纯净的心绪,依附着一片奇崛的土地,领略大山的雄浑和凝重,壮美和神奇,完成同山水溶为一体的生命和艺术的嬗变。
欣赏苏荣山老师的作品,远处的山岭隐于烟尘之中,层云在山脚徘徊,云海似浪涛奔涌,山行海中,垣在沉静中苍茫和凝重,山树在沉静中伫立和摇曳,一切都在沉静中得以渲染,而这看似朴素的画围,实则在画者从艺观念上有着深深的浸润,苏荣山老师用他平和和宽容的心境阅读大山,同时也在过滤大山,他笔下的山水便在恬静和悠然中显出如同作者心性一样的真诚和质朴,地道和本色。
山水之美,人文之胜。从艺术史上看,中国的山水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绘画品种,山水画之美,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主观感受上,中国绘画滥觞于远古,始成于晋、隋,隆盛于唐,成熟于宋。即便如此,宋代的山水画也多以写实为主。自元以降,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山水画家注重笔墨,崇尚意趣,对传统笔墨的表现形式做了积极探索,以他们各自的人文意识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用写意的形式表现出质朴稚拙的意境,融进了高妙脱俗的笔意和气韵,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影响巨大,把中国山水画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苏荣山老师的作品里,苍茫蓬勃的大气势之下而不失安静和祥和之意蕴是其作品最为典型的构图格式和形式上的语言转换,岩石之上有着顽强而生的草丛和灌木,点缀着山水的精致,峻岭之间弥漫的雾幕将山岚层层笼罩,用笔肆意练达且刚中带柔,以层次多变的水墨铺之,干净利落,抒怀畅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融笔墨与情趣之妙,可谓师造化亦法自然,彰显出画家将写意与写实的双重性巧妙融合,并熟稔地体现在作品之中的,是画家苏荣山老师重心源重表现的艺术观得以充分体现。
中国绘画品论中把气韵生动列为第一品,苏荣山老师从整体用笔,却用部分的“真实”来表现山水画面的整体关系,与其说这是苏荣山老师所具有的山水画之技巧外,笔者更愿意理解为源于对自然的精致提炼。一枝一叶虽然源于对自然的精确,却需要在画面里重构超越自然的艺术新生命,这无疑是把入框景象艺术提升到了技入自然的新超越。
苏荣山老师感悟身边自然的山水,也留意古今大画家笔下的山水,在艺术风格上他追求的是整体的艺术效果,博大的深远气势,画外的极度张力。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收与放等手法在对立、统一中达到高度的和谐与完美。正因为苏荣山老师对线条的把控能力很高,因而,在他的笔下,其山水画让人可感受到宽容的胸怀和专业的品质,似有温暖的爱意可将苦涩化为甘甜,将生命的短暂化作爱与美的永恒,其笔墨所及的物象无一不在山之上,水之中;从整体看,在苏荣山老师的山水创作里,画风流畅和谐,饱满充实,对于山体的构造,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在笔先,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着笔墨,也就是说因意成象,以象达意,处处能让人感受到画家那种唯美情怀和对生命的追问,看山不是山,看水又非水,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了山水画的风与骨。给读者一个永久的慰藉。而这恰恰是苏荣山老师作品所具有的灵性和活感之表现。
画者,本为小道,依仁游艺,道艺互参,苏荣山老师沉潜思考,以唐人之思考进行的艺术创作无不让人叹为观止,他努力之,我们期盼之。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