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郭有道原名是什么 郭有道为什么先入仕后隐逸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12 14:58:43

 郭泰,东汉名士,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后世称“郭有道”。他因“不仕不隐”的独特风姿,而在当时享有盛名。那么,何为“不仕不隐”呢?简单来说就是:不出仕,所以官府辟召,他从来不应命,但是也不隐逸,而是选择闭门授徒,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影响朝局的目的。郭泰的这种为仕方式,可谓是“独树一帜”!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东汉后期隐逸名士的分类
 
东汉中后期以后,东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朝堂被搅和得乌烟瘴气。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当时名士们的内心其实是相当矛盾的:你说不出仕吧,忠君的思想在折磨着自己,作为一介社会名士,怎么能不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劳呢?但是出仕吧,朝堂上又实在是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毕竟官场风险大,上进需谨慎!
 
于是,在这种矛盾而纠结的思想影响之下,当时的社会隐逸名士可大致分为这三类:先入仕后隐逸、终身不入仕和先隐逸后入仕。
 
一、先入仕后隐逸
 
其实,从这个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类人就是指那种:最初为朝廷付出的思想很坚定,所以尽管朝堂黑暗,但是他们依旧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期能达到改变社会现状的目的。然而,现实的无情终究击垮了他们的坚持,无奈的他们只能选择隐逸。
 
东汉初期,在汉光武帝的鼓励和推动之下,名士入仕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心怀鸿愿的士子名人们无不希望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以期可以使自己扬名立万。但是,现实总是很残忍地戳破了他们的幻想,就比如说汉桓帝时的襄楷。
 
襄楷,东汉著名方士,他好学博古,且善天文阴阳之术。当时桓帝虽在位,但是权利显然被掌握在了宦官的手里。这些宦官为了排除异己,时常滥用暴行,朝臣们为求自保,大多也是明哲保身。而襄楷为了能让宦官有所收敛,就屡次上书参奏,希望汉桓帝可以有所作为。但是,汉桓帝是不想作为吗?其实不然,汉桓帝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所以,最终的结局自然不会如襄楷想的那般,而且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帝以楷言虽激切,然皆天文恒象之数,故不诛,犹司寇论刑。只能说,空有满腔热血,却无交付之处!万般无奈的襄楷只得退出了朝堂,且后来再有征召,也不再去应征了。
 
二、终身不入仕
 
终身不入仕,自然说的就是那些不管朝廷如何下令征召,但是他们都不会入仕的那类人。其实,这些名士也是被社会现状所逼迫,他们自知无力改变这些,就只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可以这样说,东汉中后期发生的党锢之祸,其实就是加剧名士逃离朝廷的根本原因之一。党锢之祸指的是: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时,士大夫、贵族等因对宦官乱政不满,从而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之名禁锢士人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虽然结局都以宦官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些名士们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名士们对于出仕的积极性就被打击的所剩无几了。而且,东汉后期时人对于社会的黑暗都有所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避世不出的社会名人,反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推崇。对于有些社会名士来说:一个是进而有险,一个是退而得名,这种一看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问题,名士们又怎么会选择入仕呢?
 
三、先隐逸后入仕
 
这个类型指的是那种最初受到朝廷的征召时出山的欲望并不强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廷的一再邀请,逐渐软化了自己的态度,最终走向仕途的士子们。
 
其实,就士子们的出路可言,他们能选择的方向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仕其实已经是还算可以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单一选择,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就受到了禁锢。在自身思想的引导下,他们对于出仕的想法本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因为受到党锢之祸的影响,积极性有些遭打击而已。
 
但是,当他们一再受到朝廷的邀请时,内心深处渴望出仕的欲望又重现被唤醒。明面上来说,出仕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朝廷的礼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自身的欲望在骚动,比如东汉名臣黄琼。
 
黄琼,字世英,尚书令黄香之子。早年间的黄琼,因为受到父亲名气的影响,虽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但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一个位置实在不是自己的心头好。况且,如果那时就出仕的话,难免以后会被人说成是受父亲庇护。所以,颇有心气的黄琼自然是不会答应,而是选择了“辞病不就”!
 
公元122年,黄香逝世。黄琼在服丧期满之后,就受到了五府的一起辟召。但是,在这样的盛情邀请之下,黄琼依旧没有答应出仕。直到公元127年,因“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而遭到弹劾的黄琼,只得选择了“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入仕后的黄琼,一反之前不理世事的态度,反倒是“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而且在其他朝事上,也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力求为朝政多做贡献。而且,那时候像黄琼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从“黄琼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些士子名人们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还是很大的,尽管前期的他们反应消极,但是一旦入仕以后,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也很好地诠释了他们愿意为官、渴望向上的本质心态。
 
郭泰的“不仕不隐”
 
所以,对比当时社会上这三种士子名人们的选择,郭泰的“不仕不隐”就格外的突出。那么,为何郭泰会做出这样的抉择呢?原因如下。
 
一、对当时朝堂的现状很不满
 
少时的郭泰在面对母亲“母欲使给事县廷”的建议时,毅然决然地回复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于是,他在学业完成以后,选择了“乃游于洛阳”。从郭泰的这番经历来说,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是渴望出仕的,而且对自己能够成功出仕也有着很大的信心。
 
然而,见识过太多的朝堂黑暗以后,他深知:这时候的东汉朝廷已经无法挽救了,而且凭借自己的一人之力,不但挽救不了什么,还可能把自己也折进去。所以,在面对黄琼等人的举荐时,他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回复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随后,避不出仕。
 
此后,郭泰就以“不慕名利”的态度面对世事。然而,也正是他的这种淡然之态,反而得到了一些名人雅士的尊重和认可。
 
二、受儒道两家教育和忠君思想的影响
 
从秦朝初始开始,儒道两家对于隐逸思想的发展,其实就有很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对于道家来说,既然人力不可为,那么就应该顺其自然,淡然视之。而对于儒家来说,这类士子身上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之”的勇气,所以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匡扶朝廷,希望可以构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社会。
 
上述的这两种思想就在郭泰身上得到了一个诡异的平衡状态:郭泰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但是本着忠君的思想,要完全放弃朝堂、归隐山林,他也是做不到的。他的理想就是:希望在可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下,又能完成济世行志的理想。所以,最后的他选择了闭门授学。
 
也就是说,虽然明面上的郭泰选择了避世,但是实际上的他却也并没有完全和朝堂政治隔离。因为在他看来:以文会友、以学辅仁的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况且,他虽然没有直接为官,但是他却可以以评人议政的方式来参与朝堂政治,更别说他还一直在甄拔与识鉴有才之人。
 
结语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138266.html
不得不说,郭泰的这种“不仕不隐”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对于当时的士子来说,郭泰独立于朝堂、可以避祸的先见之明,是值得钦慕的,因为他的不受束缚,反而使他的行为处事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同时他闭门授课时,也依旧达到了“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的目的。
 
从这些来看,尽管后世对郭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就当时郭泰的处境来说,他已经达到了自己最初定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