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行长要参
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
01
建行计划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继中国银行(3.500,-0.06,-1.69%)、邮储银行(5.300,-0.07,-1.30%)之后,建行有望成为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第三家将消费金融牌照收入囊中的银行,甚至将“搅动”整个消费金融格局。
据“新流财经”3月18日的报道,建行早在去年就在准备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相关事宜,并由该行公积金相关业务部门牵头,计划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很可能在深圳。建行选择深圳作为注册地似乎也并不意外,此前,其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就曾落户深圳。
另外,业内人士证实,去年下半年建行团队的确拜访过深圳的一些相关机构。
据悉,建行曾试图联合腾讯一起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不过后来合资申请没有下文,建行独资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
在已经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马上消金、招联消金与中邮消金位列注册资本前三甲,金额分别为40亿元、38.69亿元及30亿元。与此同时还有与监管底线持平的消金机构:盛银消金、中信消金的注册资本均为3亿元。
这也意味着,如果申请成功,建行百亿的注册资金,将超越目前所有已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成为行业第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与平安集团、招商银行(30.820,-0.91,-2.87%)设立的消费金融子公司不同,建行的百亿资本金的独资消费金融公司,具有“独生子”的优越地位和资源分配优势。
从建行的消费贷业务来看,表现较为出色。截至2016年底、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6月,其个人消费贷业务余额分别为:750.39亿元、1926.52亿元、2101.25亿元、1682.7亿元。
其中,建设银行(6.390,-0.06,-0.93%)的拳头消费贷产品“快贷”是其最核心的消费贷产品,近几年迅猛增长,一度让建设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上打败其他同业。去年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3.29亿户,信用卡用户近9500万。此外,建设银行可以为消费金融子公司输出超低成本的资金。
如果建行能成功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其前景将深受期待。
02
消费金融牌照批复提速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经批复了两张消费金融牌照。
今年监管部门批筹的第一家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1月10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光大银行(3.630,-0.07,-1.89%)在北京市筹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并要求在批复之日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阳光消费金融其他两家参设股东为中青旅(10.080,-0.23,-2.23%)和台资银行王道商业银行。
另外,1月17日,银保监会披露,批复同意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2019年11月,重庆银保监局批复同意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投资金额人民币4.5亿元,持股比例30%。
这意味着,小米或将成为继百度、阿里等之后下一家成功拿下消费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巨头,也将是重庆第二家消费金融公司。2月27日,有媒体报道,获批筹建的小米消费金融在筹备期将更名为天星消费金融。
2019年11月2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信息显示,同意中国平安(69.870,-2.27,-3.15%)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公司在上海市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二、你公司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审核股东资格、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三、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接受上海银保监局的监督指导,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四、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上海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自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份,三个月的时间内有三家获得监管批复,也意味着消费金融牌照发放在提速。
从2009年中国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至今,消费金融已经发展了十年。
消费金融主要是向个人发放无抵押信贷款,用于购买产品及服务消费。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金融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其中多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实现盈利,一些头部机构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
2010年最早批准成立的三家是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和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行也成为首家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银行,之后,招商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5.220,-0.07,-1.32%)、平安集团也纷纷入局,虽然同为银行系,但是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
招商银行所属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上半年资产合计766.35亿元,营收为46.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5%;净利润为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5%。而中银消费金融与之差距较大。
03
银行系强者恒强?
目前持牌开业消金机构仍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为主,地域分布上已不再严格遵循“一省一家”的原则。
麻袋研究院分析称,银行系,以及有金融背景的主要出资人将继续获取监管青睐,此前在消金业务上已积累业务经验的将更具优势。另外,强实力外资股东或将抓住中国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加速与国内机构的股权联姻。
恒大研究院此前分析称,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资金成本是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涵盖资金方、场景方和运营方三大主体。消费金融不同玩家在资金、场景和风控端各具优势、差异化竞争,新一轮金融强监管,强调资质与风控、规范创新是未来趋势。
恒大研究院认为,银行资金和风控优势显著,但缺乏消费场景,正积极寻求合作,搭建场景实现转型;电商和支付平台场景丰富、长尾用户数据充裕,但受监管和资金限制,与银行合作是必然趋势;新兴互联网平台虽无法与传统机构直面竞争,但能够在垂直市场占得先机,依靠导流等实现差异化竞争。
行长要参综合自新流财经、上海证券报、麻袋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