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经济资讯 > 正文

“中国早期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13 16:32:16

2018年11月10日至11日,“中国早期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

左东岭先生

10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左东岭教授主持开幕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分别向大会作了会议源起及筹办说明。赵敏俐教授指出,第二次召开以“早期书写”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是源于对当下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早期文化和文明的研究。他还指出,我们不能只研究文本,还要研究创造文本的人,把文本的生成看成是人类早期的一种重要活动。书写和文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我们要通过书写来认识文本的生成、性质及其包涵的丰富内容,进而探寻民族文化的源头和形成过程。过常宝教授提出,目前先秦两汉相关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选题和论文都越来越有深度,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会议的召开,逐渐形成一定的共识,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赵敏俐先生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詹福瑞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先生、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灵庚先生应邀作嘉宾致辞。三位先生也分别对先秦经典怎样形成、早期文献发展过程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关于“早期书写文献”研究范围的扩大等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在两天的会议当中,与会代表分为两个小组,各自进行了热烈地研讨。本次会议共收到了46篇论文,涉及到以金甲简帛为主要载体的诗歌辞赋、历史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对早期文献具体的考据、阐释,更有对早期文本的书写形态、生成过程、写定年代、文体特征、文化内涵、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综合反映了当下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在一些研究热点和难点上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

在11日下午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赵敏俐教授代表大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了本次会议的两个特色。第一,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学者相对于上一次会议来说,研究领域更为广阔;从年龄段的组成来看,老中青三代学术梯队的搭配更加合理,而且这一次年轻学者们论文撰写大都很出色,发言也十分踊跃,学术传承后继有人。第二,会议的讨论紧紧围绕“中国早期书写”这个主题展开,主题比上一次更为集中,认识深刻,新见叠出,讨论热烈。其中有一些新的看法,非常重要。虽然这些新的观点不一定都能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假以时日,应该能够逐步彰显出它们的价值。最后,赵敏俐教授再次表达了对全体与会代表和会务组同学们的衷心感谢。(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