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云县忙怀乡:“1133”模式,促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双推进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12 09:19:02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忙怀彝族布朗族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乡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画卷。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共同发展新方向,打造振兴新亮点,以邦六村为示范点,团结带领各民族群众因地制宜以“1133”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即规划建设一个沧江文明体验馆、建设一个采摘体验园、打造三百亩坚果提质增效示范园、新植三百亩香椿种植示范园。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筑牢坚强的组织堡垒。邦六村旧地基新石器遗址承载千年历史,积淀丰厚的民族文化,它作为忙怀乡的特色名片,是我乡的一道靓丽风景。抓住农村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探索“党建+民族文化+乡村振兴”工作模式,规划建设一个沧江文明体验馆,讲好三个文明:即人类起源发展文明、沧江生物多样性文明、沧江流域多民族融合发展。感受四个传承及体验:即石器石斧展览及制作体验、布朗特色瓦房帽展览及制作体验、云县火腿木瓜鸡起源制作体验、民族特色食品制作体验(蜜制橄榄、腌橄榄、豆参、血生、姜骨汤等)。把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注重发挥少数民族人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团结、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乡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堡垒。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促各民族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忙怀乡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生态牌”,深入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上走“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双推进。一是打造一个采摘观光体验园。种植打造“黄泡采摘园、橄榄采摘园、百花观赏采摘园”,改造提升农家民居,提升民居民族文化元素。住农家民宿,吃民族特色食品,体验石器石斧、布朗族特色瓦房帽制作和彝族、布朗族风情,不同季节有不一样的采摘、观不一样的景。二是提质三百亩坚果示范园。通过打造坚果提质增效示范园,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坚果产业产值,提升效益。三是新植三百亩香椿种植示范园。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发展为抓手,引进云南四季香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邦六村培育香椿种植示范基地300亩,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忙怀乡人民政府刘建芳 鲁玉娇)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