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眉山市彭山区岷江凤鸣段塔子坝老码头河畔,春风拂煦,蓝天白云。碧水清澈。水鸟低翔。一群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男女,有的在用挠钩打捞河道漂浮秸秆藤蔓,有的在清除浅滩上淤积垃圾,有的在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李师傅!请你把车开过来!张大娘,王大嫂,严大爷,你们过来装车!”年逾花甲的城东社区志愿者彭国洲大爷站在清理出来堆积在一起的垃圾旁,大声喊着。
2016年以来,彭山区以提升政治自觉,强化责任自觉为核心,狠抓“制”“治”“管”“护”,“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下实功夫”,强力推进河长制由“有名”向“有实”转变,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去年以来,握指成拳再发力,开拓创新再出发,长治河湖再深化,水质持续改善,六条市管河道、三条区管河道地表水平均水质100%达标三类以上。今年以来,毛河由入境的劣五类上升到三类,岷江等三条流域达标二类以上。
抓“制”,刚性约束不松懈。
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完善了早在2016年出台的《彭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制发了《彭山区落实河长制实施意见》、完善了岷江等9条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河湖长制考评考核办法,出台了9条流域管理保护工作方案,全面建立9条流域一河一策,一图一表,一河一档,制发每年度工作重点,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清河行动方案等等,确保河长制有章可循。完善了挂图作战、工作通报、督导督查、巡河保洁、现场会议、联席会议、信息报送、考评考核等10余项规章制度,确保河长治制度化。
抓“治”,综合治理不反弹。
根据各级督查检查、明察暗访和群众举报以及巡河督导中发现的突发问题,集中力量,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立查立改,速战速决。
对涉及面广、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部署相关部门,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扬“啃硬骨头”精神,攻坚克难。
对容易死灰复燃的污染源,明查暗访结合,拉网排查与蹲点守候并举,采取强硬措施,一举歼灭,严防反弹。
抓“管”,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
加快推进岷江干流、通济堰、毛河、湄州河、彭溪河流域生态节点打造,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亿余元,新建了岷江五湖四海、毛河、彭溪河生态湿地公园、城南污水处理厂、成眉园区人工湿地;岷江河黄金滩、通济堰公义马林段生态堤防;毛河漫水桥、石灰桥、王店河橘花广场等景观节点,龚家堰等生态修复工程,绿化美化水域生态岸线120余公里。
加快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定步伐,已完成岷江等六条流域划界,明确了40座湖库管理保护范围。拆除河道障碍30余处,清除河道种植180余亩,拆迁违规建筑10000余平方米,修复河湖水毁工程360余处。
抓“护”,护好“盆”中的水。
采取会议、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各级政务公开栏、农民夜校、农村专合组织等阵地,制作安装河、湖、库长公示牌,《爱河护河公约》宣传牌,聘请了流域民间河长,工人河长,科技河长,巾帼河长,学生河长,聘请民间河段长、河道长、社会监督员,扎实开展“河长制”“七进”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关心投入河长制热情。
对已关闭的127个畜禽养殖场,已取缔的10条流域、30座湖库借水还水网箱肥水投饵水产养殖开展“回头看”,严防死灰复燃。排查整治工业“散乱污”企业132家,其中关闭取缔84家,整改规范42家,搬迁入园6家,关闭取缔类企业已实现“两断三清”。
建立上下游、左右岸联防共治机制。区政府先后与岷江、毛河、府河、通济堰、王店河上游成都市新津、邛崃等区、县签订建立联防共治协议书,区内上下游、左右岸乡镇(街道)建立了同防共治机制,坚持行动配合、情报互通、信息共享、清河保洁、联防共治同步。岷江流经的江口、凤鸣、彭溪街道办河段是岷江彭山段出境最后关口,“三办” 严防死守,严把出口关,突出堵截污染源、河道漂浮垃圾打捞、堤岸垃圾清理重点,确保岷江河畅水清。(彭山区河长办刘晨 张策图文)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