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什么要抛开慈禧去站光绪的队?光绪能给李鸿章什么?KKK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虽然李鸿章自诩是清朝的“裱糊匠”,哪里破了补哪里,可是,只要好好看看他的所作所为便能够知道他不是清朝的“裱糊匠”,只是慈禧一人的“裱糊匠”罢了。
慈禧为了给自己办寿辰,置国家于不顾,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即便是李鸿章也不能免俗地将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花在了如何在慈禧60岁生日上讨她的欢心,最终竟然糊涂到让北洋舰队钻入了威海卫这个死胡同,让日本人将北洋舰队给一锅端了。
李鸿章怎么也是驰骋沙场几十年的老将,难道看不出来北洋舰队钻入威海卫的危险?即便看不出来,也是因为他没有花心思去看。
甲午一战,清朝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说丢人丢到家了也绝不为过。
慈禧一声“娇呼”,李鸿章便屁颠屁颠去了马关,被人打了一枪,仍然咬牙坚持签订了《马关条约》,为慈禧免了后顾之忧。
慈禧突然发了疯一般地向11国宣战,想给洋人一点教训,想给自己找回面子和里子,结果北洋人打得仓皇西逃,为了让自己的老脸不那么难堪,竟然厚着脸皮说自己是“西狩”。
当时,她将宣战诏书发到各省之后,东南的督抚们竟然甩开她,唱了一出“东南互保”,她的宠臣李鸿章也被裹挟着回了一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的反应更让她吐血:“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慈禧逃到了西安,离开了那座象征着皇权的紫禁城,她浑身不舒坦,所以她又是一声“娇呼”,让李鸿章去和洋人谈判,说是谈判,实则不过是花钱从洋人的手里赎回北京罢了。
李鸿章对此什么态度?签!让人抬着去也要签!结果《辛丑条约》一签完,他便一口老血吐了出来,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
李鸿章为什么会为了慈禧这么拼命?
因为他知道他的身份地位,他的权势,他的荣华富贵,统统是慈禧给他的,他对此心知肚明。
1861年,即咸丰在被洋人吓得逃到热河后的第二年,咸丰被洋人给活活吓死了,慈禧趁机发动了“辛酉政变”,从此掌控了国柄。
此时的李鸿章也不过刚刚从曾国藩幕下回到安徽,奉曾国藩之命组建了湘军,远没有成为慈禧之宠臣、清朝之权臣。
后来,曾国藩打趴了太平天国,据说不少人“劝进”,可是曾国藩一心想给清朝当个忠臣,所以为了不让慈禧忌惮,解散了湘军,然后将李鸿章和淮军推了上去。
梁启超曾经说过:“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这话说的不错,李鸿章的迅速崛起绝对少不了曾国藩在背后推动,所以李鸿章可以说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当然,是曾国藩主动让他踩的。
不过,李鸿章的崛起虽然离不开曾国藩的推动,可是,真正给李鸿章机会的说到底还是慈禧这个女人。
慈禧此时已经基本上掌控了朝政,同治皇帝这个小娃娃也只能躲在后宫里玩泥巴,她的一句话便能够决定李鸿章的去留。
所以,李鸿章从一开始便站了慈禧的队,站了慈禧的队自然便意味着他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
李鸿章心中或许也有过纠结,究竟是效忠慈禧,还是效忠皇帝?
可是,赤裸裸的政治利益让他迅速做出了选择——他已经获得了慈禧的信任和赏识,只要效忠慈禧,他便能够稳稳当当地往上爬,可如果效忠皇帝的话,皇帝可不一定会信任他,更不用说重用他了。
对同治皇帝,李鸿章是如此,到了光绪皇帝,他更没有了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李鸿章实际上应该很了解慈禧,她太贪权了,即便是对自己的亲儿子,也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更遑论一个过继的光绪?
光绪皇帝即位时不过4岁,他即便即位了,皇权不也仍然在慈禧的手中?让他突然背叛慈禧,然后去效忠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屁孩?除非他疯了,除非他想死。
即便后来光绪皇帝亲政了,可是,李鸿章在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也伺候了慈禧几十年,他能看不出来慈禧的用意?慈禧始终掌控着清朝的国柄,从没撒过手!让光绪亲政,不过是一个幌子,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罢了。
即便此时光绪皇帝已经成年,已经懂事,已经知道试图通过政变夺回皇权,可是,李鸿章仍然不可能“跳槽”。
他身上的烙印太深了——他是慈禧的人,也效忠了慈禧几十年,这一点,他永远洗不掉。
所以,纵使他“跳槽”去效忠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也不可能对他放心,绝对会对他留一手——光绪皇帝很可能会利用他对付慈禧,当成功从慈禧手中夺回皇权之后,再打压他,甚至是找借口砍了他!
李鸿章会傻到去冒这个险?他不会,他也不敢去赌光绪皇帝会在成功不秋后算账,即便不会砍了他,光绪皇帝也绝不可能像慈禧一样信任和重用他。
所以,他没有任何理由去背叛慈禧,因为只要慈禧掌权,只要慈禧信任他,他便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如果他支持光绪的话,结果已经注定——稳赔不赚!
所以,他只能乖乖地给慈禧当“裱糊匠”,不让慈禧从权力的巅峰跌下来,维护慈禧的权力和政治利益,便是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和政治利益。
说白了,李鸿章和慈禧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这些人读书人嘴里的所谓“忠君”,实则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忠于皇帝,他们所忠于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是什么朝廷,更不是什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