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工”推动新就业行稳致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灵工时代:抖音平台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灵工”。“灵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灵活”,创业团队较为年轻,工作机制灵活;二是“灵气”,具有出人意料、出奇制胜的新颖性、创造性;三是“灵捷”,能敏锐洞察市场,快速反应并适应市场需求。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带动的“灵工”新就业形态,成为互联网红利辐射就业创业的典型范式。一个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一年带动3617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规模有继续扩大之势,表明“灵工”就业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水平。常武(《北京青年报》9月12日)
点评:较低的准入门槛与较高的创造力要求是“灵工”的两大特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不能忽视“灵工”这一就业新模式。
兴趣班“鄙视链”是另一种焦虑贩卖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钢琴班、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兴趣培训班的意义,并不是让孩子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势,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促进其在校园的学习与发展。黄帅(《中国青年报》9月11日)
点评:对孩子而言,兴趣爱好应该是丰富内在、获取快乐的渠道,而非攀比炫耀、满足虚荣的装扮。
结婚领证需要仪式感吗?
近日,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称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一定的仪式感,能够让人暂时离开习以为常的日常状态,收获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回忆。但说到底,举行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效果因人而异。有仪式的婚姻生活不代表从此完美无缺,缺乏仪式感的婚姻也可以美满幸福。仪式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多此一举,还是要交给新人自行判断。许晓芳(《广州日报》9月10日)
点评:新人对颁证的仪式感会有自我判断,所以,是否接受这个仪式也应该可以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