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后,“朋友”便成为中国人的“五伦”之一,联系朋友的“友谊”便成了一个神圣的词汇。在血缘之外的陌生人社会,朋友更成了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核心资源。西塞罗在他的著名散文《论友谊》中提出,能使友谊巩固乃至升华的,唯有双方的美德。
《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记录了范式和张劭的事迹。范式,字巨卿,生于山阳郡金乡县。他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和汝南人张劭(字元伯)是好朋友。后来两人分别告假回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
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把事情告诉母亲,请她杀鸡布置酒食。母亲说:“分别两年,远隔千里,约定还能算数吗?”张劭说:“巨卿一定不会违背诺言。”到了那天,范式如期而至,二人升堂互拜,吃鸡饮酒,十分畅快。
不久,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再后来,张劭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好友郅君章、殷子征早晚尽心照料他。张劭临终时长叹说:“不能看到我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真是万分遗憾啊!”殷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还不能算是至死不相负的朋友?”张劭说:“像您二位这样是我活着时的好朋友,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不久就死了。
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戴着黑色帽子,帽子垂着缨带,匆匆而来:“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惊醒,叹息哭泣。他把事情向太守汇报,请求前去奔丧。太守并不相信,但还是允许了。
范式穿上丧服,奔赴汝南。接下来,史书如此记载:“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张母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暂停移动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白马素车,奔驰而来,远远地听到车中人的号哭。张母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范式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从此永别了。”参加葬礼的一千来人全都感动得落泪。
“范张鸡黍”的故事因此流传千古。这个故事也反映出东汉时期儒生的活跃,还有儒生群体之间的深厚友谊,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元代戏曲家白朴在杂剧《摸鱼儿》中咏道:“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
故事已经很精彩了,但到了明代文人冯梦龙那里,还嫌不够,他在《喻世明言》里增添了一些其他元素,来了一篇《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所谓其他元素,大体有三点:第一,冯梦龙说范张是在“应举”时认识的。这就是个漏洞,汉代只有“察举”,科举是隋唐以后的事情。第二,冯梦龙保留了“鸡黍之交”的元素,却多了一个重阳节的“菊花之约”,还加上两人等待时“如痴如醉”等情态,包括自刎然后鬼魂相会等玄幻情节,这似乎有些恶趣味了,小说与正史的区别,由此可见。第三点,也是冯梦龙的发挥,他说两人相识于范式感染了时疫之时,且看小说中的相关描写:
“劭辞老母,别兄弟,自负书囊,来到东都洛阳应举。在路非止一日。到洛阳不远,当日天晚,投店宿歇。是夜,常闻邻房有人声唤。劭至晚问店小二:‘司壁声唤的是谁?’小二答道:‘是一个秀才,害时症,在此将死。’劭曰:‘既是斯文,当以看视之。’小二曰:‘瘟病过人,我们尚自不去看他,秀才,你休去!’劭曰:‘死生有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吾须视之。’小二劝不住。劭乃推门而入,见一人仰面卧于土榻之上,面黄肌瘦,口内只呼:‘救人!’劭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遂扣头边而言曰:‘君子勿忧,张劭亦是赴选之人。今见汝病至笃,吾竭力救之。药饵粥食,吾自供奉,且自宽心。’其人曰:‘若君子救得我病,容当厚报。’劭随即挽人请医用药调治。早晚汤水粥食,劭自供给。数日之后,汗出病减,渐渐将息,能起行立。”
小说中,范式感染时疫,张劭不顾危险,前往探视,并且延请医生救治,然后照料几天。“汗出病减”,是治愈的表征。这段的关键词是张劭说的“既是斯文”,他对范式的关怀,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同为“斯文”的思量。这点,与正史倒是一脉相承。
古人重视友谊,其实是“亲亲”传统的延伸,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朴素情怀。至于冯梦龙加入的时疫元素,则可以让我们对疫情期间的人际关系,作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