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映的法国喜剧电影《触不可及》,以仅950万欧元的预算,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上的又一奇迹。电影连续十周高居法国票房冠军,观影人次达1760万,相当于法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进影院看过这部电影,打破了此前《泰坦尼克号》创造的记录。nnn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电影剧情简单流畅,看似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太多激烈的场面,但豆瓣评分高达9.2,长期占据top25的位置,并在当年东京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电影改编自法国富翁的自传《第二次呼吸》,讲述了一次跳伞事故中,主人公不仅痛失爱人且高位截瘫,他在招聘全职陪护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刚出狱的黑人德希斯,看似毫不经心的选择,让触不可及的两位主人公演绎出心有灵犀的救赎。
在我看来,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导演牢牢抓住了两位主人公地位、种族、财富差异的“无法触及”,并以此为起点,展现了从“无法触及”到“心有灵犀”真实质朴的人性之美。
今天,我将从主题呈现、符号化叙事、法式幽默精神三个方面解析这部法国喜剧影片的独特魅力,结合我的思考和感悟,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传达的主题意蕴与深刻内涵。
01、主题呈现:跨越种族、阶层、财富差异的鸿沟“触不可及”的主仆走入彼此的内心,两个人的命运发生神奇变化
电影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事者就是两位主人公菲利普和德希斯,叙事对象就是观众,无形中拉近了与观影者的距离,跟着导演走入了他们的故事。
菲利普:身体残疾,无法触及社会
贵族富翁菲利普因为跳伞事故,除了头部,身体其他地方都不能动。虽然他出身贵族、受过高等教育、幽默风趣,但由于自身残疾,他的梦想无法追寻、激情无处释放。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壁垒:与笔友长期保持信件来往,心生爱慕却不敢打电话;车位虽然有严禁停车标志,邻居们明知他无法开车,对此熟视无睹,而他也任由别人冒犯。
身体残疾是菲利普悲情所在,残疾让他越来越敏感、脆弱、自我封闭。他想融入社会却作茧自缚,心灵备受折磨和煎熬,他刻意与外界和他人保持距离,在我看来,他是“触不可及”的人。
德希斯:空有躯壳,四处碰壁
如果说菲利普是身体残疾,那么德希斯虽然身体健康,但因进过监狱,大家对他避而远之,在社会生活中隐性触感层面四处碰壁,可以说德希斯是经历上的“残疾人”,也是“触不可及”的人。
黑人德希斯从小在贫民窟长大,迫于生活压力去抢劫银行,因而锒铛入狱。虽然他高大威猛,但是,空有躯壳,没有目标和方向,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更看不到生活希望。
品味高雅上流出身使德希斯望尘莫及,热情乐观、极强的行动力也是菲利普无法触及的。他们没有相遇的时候,无论从阶层、地位和财富都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触不可及”的两颗心相碰,互相救赎
两个无法触及的人相遇,平等和尊重是友谊建立的前提。德希斯应聘陪护本想凑辞职信领取事业救济金,放荡不羁的他在菲利普看来真实、大胆、幽默,远胜虚伪的专业陪护。
当菲利普的朋友劝他不要雇佣给人,并告诫他“贫民窟出来的人没有同情”时,菲利普说,“我要的就是这一点,没有同情心。”
“对残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残疾人”——王小波
面对残疾人,四肢健全的人习惯将他们视为“弱势人群”,默认他们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从而不自觉地给予同情,但这却恰恰是残疾人最不愿意面对的态度。可以像对待普通人一样被对待,正是菲利普渴望的心声。
德希斯从心里就没有把菲利普当残疾人,在他乐观的感染下,菲利普在理解和尊重的社会认同下,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给女性朋友打电话聊天;改装电动轮椅,感受飞速奔驰的刺激……
当德希斯推着装上引擎的轮椅带着菲利普在拱桥上迎风前行时,冬日的暖阳照亮了菲利普忧郁的内心。
两个灵魂相撞,救赎的不止是一个人,菲利普教会了他做人的原则,也重新融入社会。在得知他弟弟的情况不得不离开时,菲利普虽然难以割舍仍然支持德希斯,德希斯在离开后依然坚持着做事的原则,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它诠释了最纯粹的友谊,不论肤色,不分国界,不比贫富,只在乎心与心的契合
两人被命运折磨的悲剧角色,因为彼此的遇见和互相的扶持,他们不断完善自己,都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寻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
从他们相遇到最后分开,我感觉像是在品尝一瓶岁月久远的葡萄酒,从开始的酸涩,到慢慢变绵甜,细品沉淀丰厚,值得回味。
触不可及“爱”的背后,是可以触及的“善”
“我真正的残疾,不是坐轮椅,而是在没有她的世上活着。”
菲利普的这句话直戳自己最柔软的内心,对于失去的爱情触不可及。
对于爱的本能渴求,让他们又一次获得了精神的共鸣。对于德希斯来说,又何尝不想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认同?
如果爱对他们来说“触不可及”,那么,不同阶级的菲利普和德希斯,偶然相遇走到一起,彼此契合并互相救赎的背后,是他们各自内心深处可以触及的“善”,让他们触及到彼此最柔软的温度。
但是,是否能够像他们一样拥有可以触及的机会缘分?也许,两个人的故事更像童话,触不可及更是社会的常态。
在我看来,无论贫穷富贵、健康残疾,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可触及”,像主仆两人这段温情又治愈的友谊,最不可多得的是,他们内心的“善”,帮助对方“触及”到更多原本的不可能。
02、符号化叙述:“身体”、“彩蛋”、“耳钉”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喻意,搭建起了触不可及的“爱”的精神内涵
“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
意义通过符号表达出来,影片中的符号叙事无处不在。在信息传达者“编码”和接收者“解码”的过程中,解读符号背后的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呈现电影创作者所表达的内涵。
主仆的互相救赎是影片的主要脉络,菲利普对“爱”的“触不可及”到“触及”,则是电影的又一脉络。电影中对爱的独特符号隐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身体作为符号载体,呈现爱的渴望
身体从来不只是肉体,同时也是意义符号的载体。
菲利普的身体符号是残疾、无力,但是他的心灵深处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把他当做健康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
他的内心渴望健康、真真切切的生活,从他对两幅画长久的凝视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
一副画是一滩血迹,菲利普的评价是“在安谧、祥和中有一丝丝暴力”。溅出的血是静止的,但来自身体,隐含其中的是暴力或意外,菲利普的看法是矛盾的,但也可以窥见其身体的无能与灵魂的旷野。
另一副画是一位背身而坐的姑娘,姑娘的前方还有一具相同姿势背身而坐的骷髅,整幅画构成矛盾的符号。“我希望看看她站起来转过身来的样子”,是菲利普对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女笔友向往的反射,也是他对鲜活生命的喜欢与爱慕。
没有人需要安静和隐没,就如菲利普一样,我们需要的是鲜活的生命。
②彩蛋与复活,彰显爱的延续
彩蛋又可称为“复活节彩蛋”,最初蛋象征“春天——新生命的开始”,彩蛋作为复活节食物,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生机。影片中彩蛋出现过三次:
德希斯在第一次去菲利普家中应聘时,顺手偷走了菲利普的彩蛋;
德希斯应聘回家后,把彩蛋送给了母亲;
德希斯从菲利普家离开时,安排好了菲利普与女笔友的见面,并把彩蛋放回到咖啡桌上。
除此之外,彩蛋还在一个重要时机被提到:菲利普敞开心扉向德希斯说明自己瘫痪的原因,并说明彩蛋是已故妻子送给他的重要礼物。
彩蛋象征着菲利普已故妻子爱丽丝,是对妻子的缅怀。值得注意的是,整部影片中菲利普的妻子作为喻本是没有出现的,彩蛋作为喻体在影片中也处于缺失状态,只是用语言来阐述。喻体与喻本同时缺失加强了这一换喻的表达效果,凸显了菲利普长期处于痛失爱妻的阴影中这一隐含信息。
影片结尾,德希斯交还彩蛋,并帮菲利普约来女友见面。此时,彩蛋喻为复活,菲利普打开心房,重燃自己对爱情的渴望。隐喻的喻本转为菲利普新的爱情,此时喻体与喻本都在场,与之前同时缺位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凸显情感的复活与重生,也代表了菲利普的新生。
③耳钉与耳朵,是勇敢去爱的象征
耳朵作为触感的媒介,是唯一能够让残疾的菲利普感受到爱情愉悦的器官。通过耳朵这一媒介,菲利普可以感受到自身对于爱的欲望,基于此,耳朵为耳钉的出现提供了契机。菲利普称赞德希斯的耳钉很帅气,于是他生日时,德希斯送了他一枚耳钉作生日礼物。
耳钉不仅能体现出德希斯对菲利普的关心,还代表了他对德希斯的依赖。菲利普在与女笔友感情发展最顺的时候戴上了耳钉,当他决定与笔友见面时,他把耳钉摘了下来,鼓起勇气不在依赖别人,勇敢地去追求爱。
耳钉的“戴”和“摘”呈现了主人公对爱从犹豫到勇敢。他深知与女笔友的互动都是德希斯推动的,“戴”上耳钉是对德希斯的依赖,“摘”下耳钉展现他希望摆脱依赖、战胜自我,独立面对爱情的决心。最终,菲利普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自己主动去追求新的爱。
03、法式幽默的对白和行为中蕴含法国文化内涵,结合现实生活,解读法国人文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幽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字出现”——林语堂
幽默是社会文化发展积淀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与所在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息息相关,所以,不同国家的幽默也具有民族性差异,法式幽默也具有法国民族独特的特征和表现。
①法式幽默的民主性与讽刺性,呈现民族文化内涵
法国的幽默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并且在主题上具有极大的民主性。法国著名导演雅克·塔蒂倡导喜剧的民主,他认为影片中的每个人、每个物体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成为笑料的制造者。
高雅艺术都是德希斯嘲讽的对象:在听到巴赫名曲时,认为是“一群不知廉耻的人在裸奔,而且还在痴笑”;陪菲利普听歌剧时,认为台上演员是“一脸痴呆相”,并在剧院放肆嘲笑。
法国的政府服务也在嘲笑中,尽显法式幽默的“讽刺性”。德希斯在转述失业中心的电话语音时说:“你好,这是巴黎失业补助中心,所有的线路都在通话中,等待时间为两年。”直接讽刺了失业补助中心极低的服务效率。
无论是精英文化、国家政治、商业事件都可以被法国人用来开玩笑,法国人通俗易懂又极具张力的语言表达让人在听后哈哈大笑亦或会心一笑,强烈的温馨感在笑中弥漫。
在我看来,与专门调动观众情绪的喜剧电影相比,触不可及的生活写实性质,更让我们全面、真实地看到法国文化中的法式幽默。
②幽默中蕴含的批判精神,是发掘真理的原动力
对法国人来说,意见的不同一定要讲出来甚至不惜去争论。
德希斯和菲利普的对白常常处于争论的状态。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在德希斯嘲笑他无法动弹“这挺烦人”,还说他“不用送了,坐着就行了”,菲利普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他直率,同时也被这份幽默逗笑。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产生分歧,法国人并不推崇“息事宁人”,而是要对自己的思想系统性地表达出来,以体现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他们的批判并非针对某人,而是对事情的个人化的见解。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家人,他们都直率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批评也直指核心。
在我看来似乎是不够给情面,但细想,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事情的发展也需要激烈争论的推进。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以批判精神来看事情,不仅能避免人云亦云的大众狂欢,更有助于发掘真相,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推动社会的进程。
③对自由和平等追逐的,是最触动心灵的魅力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的国家格言,法国人的自由和平等体现在生活日常中: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政治见解,调侃政客;采取抗议、罢工等形式表达对于政策或法规的不满;甚至媒体会借助节目公开嘲弄时事。
在法式幽默的背后,是深深刻入每个法国人内心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可以看到,法式幽默所展现的民主性、批判性与法国民族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其背后更与法国人独立批判、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密不可分。电影中展现的幽默元素来自真实故事的温情,也贴近法国人的生活点滴,因而在法国获得很好的票房。
在追求“生而平等”的时代,如果说自由在于对人或事的评判,那么平等则是评判的方式、思考的思维和看待人与事的眼光,这并不受人的阶级、财富或地位的束缚,自由与平等的追寻也来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我们来说,理解法国的精神内涵也更能看到法国幽默的魅力。
总结一下:
一个贫穷的健康人,一个富足的残疾人,谁会更幸福?其实,他们各有各自的“不可及”,但电影让我看到,贫穷或富裕、健康或残疾只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真正决定他们生活的是内心挡不住的积极向上的追求,这才是人与人互相“触”及的源泉与动力。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0-06-24/13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