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疫情下的时尚零售业:无人逛街催生云柜姐,直播成新趋势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2-25 15:43:41

 “这段时间,每天的人流量平均下来只有个位数,像今天到现在还没一个客人。”回想起疫情暴发前店门口排队进客的情景,北京某奢侈品商城的导购王莹感慨万分。555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比起米、油、面等必需品,奢侈品、化妆品等非刚需商品的销售比之前差好多。”王莹无奈地对新京报记者说,原本准备好了情人节宣传活动,目前已接到通知”低调处理“,听总部说其他区域甚至可能取消,以免显得”不合时宜“。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让靠客流带动的时尚零售业陷入“速冻时期”。全国推迟复工、各地封城封路,逛街人数持续处于低谷,这些因素打乱了时尚企业新一年的生产、上新和发货计划,也直接影响着实体店的收入。
 
对处于时尚产业生产链一端的服装制造工厂来说,日子也不好过。
 
浙江某鞋服制造厂负责人张翼为员工收入操碎了心,“工厂开工,才意味着有收入和发展。疫情冲击持续时间多长,大家心里都没有数。这样下去,工厂销售、员工收入都成问题,去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近一个亿,今年能否到去年的8成都说不好。”
 
在忧心的同时,张翼看到了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的客户正在不断开展线上业务,很多实体店、购物中心也正在从线下转到线上。说不定疫情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实体店铺线上蓬勃发展的机会。”
 
突然袭击:
 
品牌闭店歇业,“春节档”告吹
 
“说真的,现在心里非常慌。复工之后,我不知道赶工做样衣能到哪个程度,而且据我所知,时装周、商贸展会等线下活动还在犹豫是要延期还是取消,即使不取消,买手和媒体是否来参会,尤其是海外的媒体,这让我非常焦虑。”服装设计师小七忧心忡忡。
 
小七的忧虑是整个服装行业焦虑面的一个缩影。疫情袭来,以服装为主要代表的时尚零售行业,每季换新,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对于线下渠道,疫情暴发让冬季服装清仓错过“春节档”。正常来说,大部分品牌的春季服装已于春节期间上新,2、3月份本该是春装销售旺季。而现在,面临未知的情况,多少服装企业措手不及。
 
“现阶段实体店铺的客流销售骤降,造成春装库存积压。如果库存消化不出去,会导致缺少现金流,直接影响下个季度的采购和周转。”某国产女装品牌区域零售经理樱子表示。
 
“因为不知道持续多长时间,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选择预留款,主要是针对没有太多变化的基础款等,到下半年再正常出售。”樱子说,“到时候与厂家再做沟通,部分款式退回,然后把春季款式压到最少,将重心放在夏季款式上。这应该是大多数服装企业选择的道路。”
 
对内,服装企业选择预留款减少库存;对外,多数品牌因疫情导致销售下滑而选择暂时关店。优衣库、H&M、李维斯、GAP等品牌均表示,此次疫情对线下销售产生影响,已经采取暂时关店、缩短营业时间等“特殊”措施。李维斯表示,已经暂时关闭近一半在中国的门店。
 
“春节假期本是线下门店销售的黄金时期,由于疫情暴发,各省市纷纷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着实体店营业时间减少,部分门店关闭,服装企业短时间内的销售额会受到一定影响。从长期看,随着库存增加,许多公司现金流压力也会增加。”服装品牌拉夏贝尔表示。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服装企业。“本来想年前去商场为老婆购置她心仪的化妆品和珠宝首饰,但因为疫情导致的公共健康隐患,我与老婆商量后决定购买理财产品。”消费者朱先生考虑再三,决定“不去人多的地方”。
 
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整个时尚零售行业正面临着困境。无客流、无现金流、无足够的防疫物资,库存、人力成本、租金成为难解决的问题。
 
“我们品牌337家门店,现在仅有175家营业。”一家本土护肤品牌负责人Zoe对记者表示,导致关店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大部分门店停业是因为当地政府部门的统一要求;二是部分企业虽然当地政府尚无停业要求,但由于防护物资紧缺,无法保证员工安全;三是客流减少或无客流,回流现金无法反哺店铺租金和人力成本支出。”
 
连锁反应:
 
“不开工,就有成本,就是亏损”
 
近段时间以来,浙江某鞋服制造厂负责人张翼很忧心。“不开工,就有成本,就是亏损。工厂开工,才意味着有收入和发展。现在复工时间预计平均推迟20-30天,恢复产能时间要更久一些。”
 
张翼担心,即使在2月7日后陆续复工,但外地工人在3月份之前回来的比例并不太高,即使回来,隔离期间也无法上班。“人员要么回不来,要么回来了上不了班,要么上了班没活干。”
 
“一般来说,三月份左右是夏季交货高峰期。订单延误造成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一个是违约扣款问题,一个是库存增加问题。纺织服装企业是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共同配合完成订单的,如果配套企业不能同步复工,很多工作也是无法完成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张翼担心可能会造成两种局面,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夏季产品供给不足。
 
“疫情冲击持续时间多长,大家心里都没有数。这样下去,工厂销售、员工收入都成问题,去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近一个亿,今年能否到去年的8成都说不好。”
 
服装工厂并不是现在唯一受影响的供应商。一只小小的化妆品,往往要通过几十道工序、数十家上游供应链的通力配合。
 
“现在想要恢复正常生产还早得很,因为供应商都无法复工。”某国内知名的化妆品包装企业创始人李楠认为。“一套完整的化妆品包装,需要塑料厂、玻璃厂、印刷厂一起完成,工艺不同,没办法做储备,这是链条问题,也是接力问题。”
 
化妆品供应链一旦停止,带来的还有“钱”的问题。李楠对后续情况有些紧张。“也许3月份会全面复工,但年前资金链不是很好,企业现在面临的还有一个启动资金的问题。就算动起来了,员工缺失或导致高薪挖人,人力成本又会增加。”
 
直播卖货:
 
“无接触购物”捧红“云柜姐”
 
线下遭遇“狙击”,线上呢?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或倒逼零售行业迎来一轮洗牌,品牌、渠道和零售是被突变的形势“拍倒”,还是探索新的机遇?这考验着零售人的能力。
 
疫情之下,“无接触购物”意外走红。
 
张翼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的客户正在不断开展线上业务,很多实体店、购物中心也正在从线下转到线上。说不定疫情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实体店铺线上蓬勃发展的机会。”
 
线上零售并非新鲜概念,而疫情暴发催生了“云柜姐”这一新行业的发展。
 
从元宵节开始,银泰百货的导购小花吃完午饭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角落,打开手机开始直播。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几天,小花觉得“也挺好的”,“吃饭、睡觉、做直播,正在成为我每天必做三件事。”
 
“疫情期间商场闭店,顾客没有地方购物,我们导购也很着急。现在,银泰百货联手淘宝,邀请近千名导购在家直播卖货,实现‘无接触购物’。”小花说。
 
大型商场寻求转战线上,品牌也不例外。
 
本土护肤品牌林清轩在武汉近30家门店全部闭店,从2月1日开始,当地100多个导购自发通过“微信+小程序商城”“钉钉+淘宝”等智能导购工具,在家中继续工作。据悉,2月1日至2日这两天,武汉地区的业绩跃居林清轩全国各市业绩第二。其中2月1日当天销售额同比增长234.2%。
 
“此次疫情的发生,对实体经济而言是不小的考验。疫情之下,对服装企业而言,扑面而来的销售压力、人工成本、仓储及租金费用,驱动着企业思考自救对策。拉夏贝尔一方面将加大线上业务营销推广力度,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探索新的零售路径,包括但不限于微信营销、网络直播、会员营销等方式。”拉夏贝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据我所知,好多实体店铺开始尝试新渠道形式,在营销上也开始着力快速变现。之前对线上渠道的拓展认知不够、重视不高、变现路径不清晰,这对很多企业影响颇深。”时尚零售分析师小唐说。
 
小唐认为,未来的购物一定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上完成的,未来的实体店不再是以“销售产品”为中心,而是以“提供体验”为中心。
 
“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才发现‘线上获客’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必须拥有一种从线上获客的能力,传统的获客方式无非是电话、广告、分销等等。但是这些模式的主动权越来越小,而且成本将越来越高。”小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