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互联网+教育”不能光顾盈利忘了公益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13 09:33:54

 2019年10月9日,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白面民族小学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与当地高峰村、白吉村教学点的学生进行网络在线互动。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泾源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构建数字化教育共享平台,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目前,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已建设智慧校园试点校11所,建成智慧云教室106间,“一拖二”网络在线互动课堂26个,全县中小学400兆网络实现全覆盖。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资料图片)mmm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应对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
 
“现在,我们的孩子们正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四个跑道上同时奔跑,这之间的撕扯非常严重。因此如何融合、重构我们的教育形态,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张志勇教授说。
 
近日,人民政协报社-人民政协网举办了名为“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的研讨会,众多专家就“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生态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曾经有人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逐渐消除学校教育的边界。但是,有着多年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张志勇教授却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多的从推动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问题,“我们要意识到,教育的数据鸿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张志勇说。
 
为此,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雷朝滋特别提到曾经引起热议和争论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一块屏幕’展现了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上的强大力量,让人们看到了实现区域、城乡、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也向人们传递了技术改变教育、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心。”雷朝滋说。
 
“互联网+教育”正在从两个方面改变教育:一是在教育的技术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整合重构而形成的新的教育形态。不过,“在这两个作用之下,‘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公共服务体系还是一个市场配置体系?”张志勇说,如果否定了“互联网+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与追求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就是背道而驰。
 
该如何建设“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张志勇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财政支持体系的建设问题。利用教育信息化战略推动教育公平的成本,包括硬成本、软成本和互联网教育的运行成本。这些成本在现有的教育经费政策工具中并没有清晰的实现路径。
 
其次是“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真正的新形态学校教育出现之后,支撑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平台是学校各自为战,还是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统一建设?是由县级政府、市级政府、省级政府,还是由中央政府建设?”张志勇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新的教育形态的形成。
 
第三是建设“互联网+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的课程资源从哪里来?张志勇认为有三个来源:一是教材供应商组织教材编写专家团队提供与教材配套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包括备课资源、作业资源、评价资源和评价、管理工具等;二是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大量的公共教育课程资源;三是学校购买适合本校需求的课程资源。
 
“应该建立一个课程资源的专业标准和准入机制,以及健康、安全、专业的课程资源供给体系。”张志勇认为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是建设“互联网+教育”教学体系。众所周知,当前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之间依然存在差距。张志勇认为,建立“双师教学”体系,开发“智慧学伴”等工具,是缩小这种差距的积极探索。“这个体系不是把名师课堂直接通过互联网呈现出来,而是建立一个现实的公共教学体系。”张志勇说,在新的教育形态下,学校教育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亟待培养一支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因此,还要建设“互联网+基础教育”专业人才队伍。
 
令人欣喜的是,专家的建议已经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雷朝滋透露,教育部即将出台政策,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利用专递课堂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师少教、开不出开不足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或者按照教学进度,利用互联网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利用名师课堂解决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推动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专业发展,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提升广大教师特别是薄弱学校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素养。
 
“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应对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雷朝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