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2时左右,从厦门回武汉的CZ3842航班缓缓滑入天河机场停机位。与42年中的每次飞行一样,机长张江仔细确认每块操纵面板和电门已关闭后,走出驾驶舱,为自己2.67万小时飞行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ccc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我今天操作了两架次起落,都比较满意。从曾经的梦想飞行到现在飞行结束,我的心情激动。”今年60岁的张江不舍地回头又看了一眼停在身后的飞机,眼眶湿润。停机坪上迎接他的,除了同事,还有他的儿子——同样身为南航湖北分公司波音737机长教员的张吉。张吉将接过父亲驾驶的这架飞机,执行后续武汉至恩施的航班任务。
父亲42年来无一次差错
儿子受影响产生飞行梦
“祝贺,祝贺,平安降落了。”张吉握着父亲张江的手说。
“今后就交给你了,也祝你圆满完成之后的飞行任务。”张江对儿子交代,“虽然我的飞行工作结束了,但我仍然会继续我的飞行事业,通过教学来为民航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7年,张江考入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起初担任民航飞行报务员。从飞行报务员到飞行员,中间还有一个很高的台阶要迈过。
让张江坚定飞行员梦想的是执行一次特殊“航拍任务”。1983年,他所在机组负责驾驶飞机载着多名媒体记者前往宜昌。从三峡大坝选址地三斗坪沿着长江一直飞到重庆,看着窗外的大好河山,张江心想:还有什么比飞行更好的事业呢?
1988年,张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努力成为一名飞行员。
1992年,年过三十的张江重新回到学校学习飞行驾驶技术,并于1993年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加入当时刚刚成立1年的南航湖北分公司。
42年来,机型的变迁改装、民航的合并重组、市场化的推进、新航线的开通、新机型的运用……张江经历和见证了民航的快速发展。这么多年飞行生涯,张江以一句话归结:“初心不改飞行梦。”
谈及张江,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稳当”——服从安排,每年总飞行时间名列前三;一丝不苟,42年来没出过一次差错;考试检查都是一次性通过;带飞行学员,手把手传授本领,30多名学生遍布全国;曾获中国民航“功勋飞行员”荣誉称号。儿子张吉也潜移默化受他影响,选择了飞行员这条道路。
张吉小时候,张江忙于飞行早出晚归,父子俩聚少离多,但这并不妨碍张吉对父亲职业的憧憬。“父亲经常会给我说一些天气和地理知识,还有不同地方是什么样的风土人情。这些构成了我对父亲职业最初的了解,也好奇想着飞上天看看”。
父子俩本子上留言交流
儿子独当一面做机长
为了和儿子保持交流,张江想了个办法——在本子上留言。“我有什么话就写在本子上,儿子早上醒来看到后,有什么话也写在上面,等我晚上回家回复。”张江说,“就这样,我们‘隔空’交流了几十年。”
学生时代,张吉向父亲倾吐烦恼和学业方面的困惑。子承父业成为“飞行父子兵”后,父子俩经常通过笔记本交流飞行经验、技术难题。
然而,最初张吉的招飞体检通过时,家里人也犹豫过要不要子承父业,因为飞行员承担着太多压力和辛苦。最终,他们还是同意张吉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走飞行员这条路。
走上工作岗位后,张吉成长很快,小到东南亚飞行的英语通讯技巧,大到波音737-700/800型加装小翼后的操作要领,父亲的谆谆教导都对他起着书本替代不了的作用。“42年飞行生涯中,我没有迟到过一次。儿子当飞行员后,我也一直告诉他良好的工作习惯一定是来自生活中养成的好习惯。”张江说。
张吉进入机长培训班后,对于即将要承担的机长职责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一度没有信心。张江主动和他交流,讲授经验,消除他的困惑。最终,张吉在同期学员中率先通过了机长考核。
对张吉这样从更现代化的飞行学校过来的年轻人来说,感受的是更加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飞行技术。“现在什么都电子化了,网络准备、电子航图、电子任务书……不像我爸年轻时,拿一张地图看还要小心被风吹走。”张吉笑着说,“现在手册和检查单上都写得非常详细,所有安全管理理念都倡导手册化管理,按章操作。”
父亲退休了,从此在天空的无线电频道中再也听不到他熟悉的声音,再也没有清晨家中一去一回擦肩而过、彼此叮嘱的默契。张吉心中不是没有遗憾,但更多的是衷心祝福。“我爸平安飞行了一辈子,我要向他学习,一直平安飞行;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也要像他一样,早日成为一名为民航事业奋斗的合格党员。”张吉说。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通讯员周舒红李帆兰龙辉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19-07-02/9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