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这所小学的"四轮驱动"模式火了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10 15:44:19

 “我们家孩子很少生病、不戴眼镜,是附小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体育让他们专注力强、善于学习,能很好地吸纳不同的意见;通过对身体控制的训练,他们也获得了管理自我和管理时间的好习惯。”kkk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说起清华附小体育课程,身为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学者的家长吕老师激动不已,体育课程让自己孩子的“身高和体格优化了爹妈的基因”,每天体育锻炼的打卡带动了全家。
 
这是5月6日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改革推进会上,家长代表发言的一幕。
 
(摄影:丁柏明)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5-10/82646.html
 
据了解,清华附小的学生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及格率达到99%以上,优秀率达到40%,并且实现连续4年有所提升。谈起体育,被誉为“体育校长”的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似乎有分享不完的经验。“健康即未来,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身心健康,要刚毅坚卓,这些都离不开体育。”在她看来,体育是看得见的德育,其本质就是人格教育。
 
深化北京市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
 
关于清华附小的体育改革模式及其育人效果,市教委巡视员王定东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要深化全市学校的体育改革,就必须坚持以下三点: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有利局面;要提高管理者对学校体育改革的认识,确保体育改革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重视和参与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提升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质量,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快乐出汗、科学出汗;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结果的运用,并据此加强对各区体育工作的监管;提高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利用体育课时提高体育课堂质量,切实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广泛开展各类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带动学生和家长自主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三是进一步强化体育育人导向,通过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兴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上的综合育人功能。定东同志要求,各区、各学校不断提高认识,主动对标对表,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查找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努力提升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久久为功地、扎扎实实地将学校体育改革进行下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
 
在学校体育改革方面,清华附小究竟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清华附小:每天体育三个一,建构“四轮驱动”的课程与实践体系
 
“在2018年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统计中,体育自主选修课排在每个年级的前三名。”体育课程能如此受学生欢迎,马约翰体育教研室的任海江老师特别自豪。
 
立足于优质落实国家课程中的清华附小,一直“寻找自己学校的行走方式”。如果说我们把“成志体育”作为立德树人校本实践的发动机,把“儿童站立运动场正中央”作为方向盘,建构了“四轮驱动”的课程与实践体系。
 
第一个轮子:“1 X”成志体育课程体系。纵向构建成志体育课程梯度。低学段叫启程课程,强调“基础牢”,尊重其“天资与性情”,发现与激发兴趣;中学段叫知行课程,强调“腰杆硬”,针对学生身心处于“U”型底部发展期,砥砺其意志与行动,获得乐趣;高学段叫修远课程,强调“起点高”,关注学生身体处于第二发展期、创造与逆反期,培育其理想与抱负,逐步形成自我志趣。三个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把握教育的节奏、提高体育教育的品质。横向搭建成志体育课程内容,通过优化课堂结构、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安排大、中、小、微课时;整合利用空间、资源等方式,逐步形成“每天体育三个一”的改革特色,即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每人一个自主选修项目,这也就构成了附小“1 X课程”必修的“1”的内容。“X”是由“1”生长的儿童个性课程。例如:晨练微课堂、马约翰杯十大赛事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水木秀场等儿童个性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丰富且具备选择性的课程供给。基础教育的体育必须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学校甚至为儿童私人订制运动计划。
 
第二个轮子:“四动”课堂动力系统。问题驱动:学习内容的原生价值与学生学习的需求点和生长点链接,形成驱动学生好奇与内生力的主问题、问题链或问题组,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安全意识。情境调动:情境贯穿学习全过程。学生自始至终浸润其中,全身心投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式地系统带动运动技能提升、增加运动负荷,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拥有为志向而锻炼的激情。工具撬动:以工具为脚手架,多感官协同,个体学程可视化。教师准确把握不同类别学生学习的需求,切中学生学情的起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破解学生运动技能提升的卡点和难点。平台互动:师生将分散、隐藏的个体化的运动技能、信息资料、问题反馈等建立平等互动机制,达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合作,实现多向互动。学生在运动中,张扬个性特长,体验成功的乐趣。体育教师要努力实现“我是教体育的,我是教人学体育的,我是用体育教人的”的境界。
 
第三个轮子:资源与安全保障。“每周四,我们最期盼就是去清华大学游泳馆学游泳。”四年级学生一说起附小与大学体育部合作开设的游泳必修课程,各个乐得合不拢嘴。清华附小的体育场地并不充裕,甚至没有一个标准的体育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学校竭力有限空间的体育设施开发和规划,除了设置田径场、足球场、轮滑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场地外,还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建设攀岩墙、桐荫乐园等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还打破校园围墙,与大学合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学生创造走入大学、社区学习的机会,游泳、羽毛球、网球等丰富的体育课程让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安全是运动的保障,学校逐步建立了以首遇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为儿童的体育运动建立了安全保护网。
 
第四个轮子:“过程数据关键事件榜样引领”的全员评价系统,打造成志少年学业发展、品格养成、体质健康的个性化分析系统,引导学生自主记录成长关键事件,让热爱运动的成志少年成为成志榜样。
 
用一个重视体育的学校做样板,激发出更多学校的“体育改革创意”,北京市的中小学体育改革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