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四川大学编导系圆满举行人文系列纪录片 展映及主创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5 17:03:09

经过多日期待,编导系人文系列纪录片展映活动于2018年12月12日晚18:30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实验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映活动邀请到了“金熊猫”最受关注纪录片《绝境求生》与“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提名影片《袋鼠》。12月12日,纪录片《绝境求生》的导演李涓女士与总策划周放生先生来到了活动现场。

参与12日活动的嘉宾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韩刚教授、编导系系主任袁一民副教授、编导系副系主任杨怡静老师等。展映活动交流会现场由编导系吴卓老师主持。

12月12日晚上18:30,纪录片《绝境求生》开始放映。《绝境求生》是近年来首部大型国企改革纪录片。受社会各界关注度颇高,于2016年获得“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最受社会关注纪录片奖”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长纪录片提名奖”。这是一部表现中国企业凤凰涅槃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对各种不同当事人的采访,讲述了地处中国西北戈壁一家企业和一群职工深陷绝境后的命运之变,记录了中国资本市场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80分钟后,影片放映结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李涓女士与周放生先生在吴卓老师的邀请下上台落座,用聊天的方式展开对影片的探讨。吴卓老师表达了对影片创作的赞美和对影片所表现时代的沉思。周放生先生作为《绝境求生》的总策划,同时也是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副局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他同大家分享了关于那个时代国家企业发展改革的独特记忆,随后导演李涓女士向大家讲述了影片的创作初衷和拍摄经历。同学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听的津津有味,在主创阐述完之后争先恐后的提问,李涓女士耐心的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影片拍摄和调色等问题,周放生先生生动的解释了关于纪录片叙事尺度等一系列问题。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频频鼓掌。

图为同学们积极提问

图为主创人员为同学们解答问题

交流活动结束后,主创团队和嘉宾与编导系的同学们合影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纪录片《绝境求生》客观展现了国有企业体制变革过程中的阵痛和艰辛,为愿意了解中国,关注未来的人们提供了真实的思考依据。也为大家在影视创作中开辟了新的思路。

12月13日放映活动持续火热进行,澳大利亚导演Mick McIntyre携大型环保纪录片《袋鼠》来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实验中心。参与当日活动的嘉宾有四川大学编导系副系主任杨怡静老师、高子棋老师、设计系Oliver老师、数字艺术系李翔老师。展映活动交流会现场由编导系吴卓老师主持。

12月13日晚18:30,《袋鼠》正式开始放映。作为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袋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提名、纽约野生动物保护电影节最佳澳洲纪录片、世界纪录片奖最佳纪录片等殊荣。影片时长103分钟,从多视角切入关注袋鼠在澳大利亚的生存现状,它们是澳大利亚的象徽,是野生保护动物,但却遭到大量的捕捉和非人道的猎杀方式,动物保护者、政府、商人、农场主各执一词,袋鼠背后巨大的利润仿佛一个深渊,引无数人参与到猎杀环节中。人类的贪婪导致袋鼠的数量急剧减少,动物保护者用大量数据和真实记录还原猎杀现场的血腥和残忍,呼吁世界帮助他们保护袋鼠。叙事节奏急缓有致,憨态可掬的袋鼠不时引发同学们连片的笑声,真实的猎杀现场又让现场一片嘘声。

导演Mick一直站在台下与同学们静静观看影片,放映结束后,他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吴卓老师先请他分享了关于影片制作的心路历程,同时Mick表达了作为一位澳大利亚人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与保护到底的决心。同学们迫不及待得举手提问,Mick耐心回答了每一位同学的问题,有关于拍摄技巧,关于现存制度,关于影片中展现细节等。每一位同学都对影片的创作历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Mick的大方幽默也令现场气氛十分活跃,Oliver老师与Mick的互动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更高潮。

图为同学们积极提问

图为导演Mick与观众互动

交流结束后,Mick导演同大家合影,并拿出公益小礼品送给大家,同学们纷纷围着导演要求合影。并表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环保纪录片,令人觉得又可爱又心酸,也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径,想要切身为环保出一份力,为可爱的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为期两天的人文系列纪录片展映与交流活动至此圆满结束,两部高口碑的影片开拓了编导系同学们的视角,通过这种方式从另一层面鼓励大家积极创作真正聚焦社会、聚焦环境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