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剑斩风浪——吴雅琳从艺、从教40周年文献、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开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3 16:42:24

12月11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办,广州市澳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响空间协办的“剑斩风浪——吴雅琳从艺、从教40周年文献、作品展暨学术活动”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开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梁明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崇恩、郑爽、段起来,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穆林,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皮道坚,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振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李清泉,《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盛葳,原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少为,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直属党支部书记李易玲,原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著名国画家郭莽园,原广东省航运集团党委书记刘伟清,海南省雕塑学会会长陈学博等。皮道坚、张弦、杨珍妮、林国耀、吴雅琳先后致辞。开幕式由雕塑系党总支副书记刘燕平主持。

开幕式现场

该展览由著名艺术家皮道坚策划,以雕塑作品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展览方式,回顾了著名雕塑家、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吴雅琳教授从事雕塑创作、雕塑教育事业40周年的教学研究及创作成果,呈现了吴雅琳教授从艺、从教生涯的清晰脉络,体现了吴雅琳教授“承传统西入东出,不泥古拓展未来”的学术理念和教研实践。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皮道坚致辞

开幕式上,皮道坚首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学术意义,他指出吴雅琳的雕塑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智慧才情和哲学思考,且审美维度多元,从西方写实雕塑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艺术手法的融汇,到将多媒体技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吴雅琳勇于拓展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吴雅琳教授40年从艺、从教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延续传统文脉、创作新时代雕塑的典型范例和新思路、新途径。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弦致辞

张弦认为吴雅琳教授被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一位优秀的雕塑家、诗人、书法家,但她作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在雕塑教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却鲜为人知,展览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和总结了吴老师雕塑教学的脉络和成果,呈现出她40年从艺、从教之路贯穿了广美雕塑系自文革之后蓬勃发展的整个历程,对雕塑系的学科建设、全面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致辞

杨珍妮指出吴雅琳教授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丰富的文学底蕴和较高的艺术造诣,诗文是她修身修德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点,她的作品有高度、温度和力度,同时吴教授还有突出的文艺策划和创作才能,由她指导的学生文艺演出节目多次获得各级嘉奖,开拓了广州美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篇章。因此她是一位德艺双馨、才华横溢、勇于探索创新的女雕塑家。

林国耀在致辞中表示,他跟吴雅琳教授是40年的同学、同事,2005年学院本科教学迁至大学城校区,雕塑系的教学体系、教学环境亟待大幅度的调整升级,他与吴雅琳教授搭档,带领全系教师推进恢复五年制教学、划分专业方向、设立工作室教学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因为吴雅琳教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教学及管理能力,为雕塑系教学体系的构建优化贡献了才能和智慧,是广美雕塑系这几年飞跃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吴雅琳教授致答谢词

吴雅琳致答谢词,她表达了四个方面的感恩:一是感谢时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0岁的她失学在农村劳动,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让她有了进入美院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是感谢广美雕塑系和谆谆教导的恩师。如没有雕塑系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导,她不可能成为一名雕塑家、一名教授;三是感恩社会。感谢在繁忙工作中抽身专程赶来的学术嘉宾们,感谢社会上众多企业家们的慷慨赞助和大力支持,也感谢从全国各地前来祝贺的学生们;四是感恩家人。女性雕塑家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实属不易,感谢家人们对她事业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朗诵者李易玲老师

朗诵者杨珍妮老师

随后,由杨珍妮女士、李易玲女士、雕塑系教师陈宏践、王浩、郑晓雄及吴雅琳教授联袂演绎诗画朗读《我的40年》,广州歌舞剧院演员依力凡表演现代舞《剑斩风浪》,通过音、诗、画、舞多元舞台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了由吴雅琳教授创作的诗词、绘画、雕塑作品,回顾了她坎坷曲折却成就卓著的求学、任教、创作历程,浓缩了四十载精彩的雕塑人生,也给大家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幕式。

朗诵者郑晓雄老师

广州歌舞剧院演员依力凡表演现代舞《剑斩风浪》

吴雅琳教授向恩师们献花

为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吴雅琳老师向梁明诚、曹崇恩、郑爽、段起来四位恩师敬献鲜花的仪式。

学术嘉宾对话

开幕式结束后,题为“吴雅琳雕塑艺术的美学维度与文脉诉求”的学术研讨会在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举办,皮道坚、王林、梁江、孙振华、李清泉、盛葳、刘少为7位中国雕塑界、艺术理论界、艺术教育界的著名艺术家、学者齐聚一堂,与吴雅琳教授进行学术对话,共同探讨吴雅琳雕塑艺术的创作脉络、美学维度和审美追求。

展览展至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