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北京曲剧《翦氏夫人》第三次专家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戏剧评论家李龙吟,中国剧协《剧本》月刊主编范小宁,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以及《翦氏夫人》总导演梧桐、北京市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崔迪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对于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以及2019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的重点项目《翦氏夫人》,与会专家对其题材和立意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北京曲剧与音乐剧相结合这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点评意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
“
《翦氏夫人》的切入点很独特,全剧反映了反对国家分裂,向往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个人最喜欢“美救英雄”情节的设置,有别于惯常使用的“英雄救美”,很有新意。建议在主旨的挖掘和史诗剧特点上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
北京曲剧《翦氏夫人》构思新颖;剧中翦氏夫人、翦八士等形象丰富了戏曲人物的画廊;音乐和唱腔都很出彩。同时,此剧具有很强的学术实验和研究价值,由于北京曲剧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宽泛性,将北京曲剧与音乐剧有机结合具有深刻的探讨价值。
”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
《翦氏夫人》是一部充满探索精神的作品,目前该剧风格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需精心打磨。
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戏剧评论家李龙吟
《翦氏夫人》是独辟蹊径的一台戏,还有进一步打磨提高的空间。翦氏夫人的扮演者卢雪文在表演上和演唱上非常认真,非常出色。期待剧团把《翦氏夫人》做成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既表现元末明初境况又能让现代观众感知民族融合是当代之需的好戏。
”
中国剧协《剧本》月刊主编范小宁
《翦氏夫人》剧中的武打场面很好看,使得该剧传奇色彩更加浓烈。翦氏家族是有传承的,该剧可以充分利用翦氏家族在历史上繁衍历程中的传奇经历,使之更丰富、更精彩。
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
《翦氏夫人》的题材非常有特色。导演把该题材呈现在舞台上,突出了北京曲剧的演唱与表演。建议在今后的打磨过程中,着重描写主要人物命运中的起承转合,增加细节刻画。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