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前传Ⅱ:黑暗骑士》改编自DC漫画公司的经典超级英雄漫画《蝙蝠侠》,由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于2008年制作出品、诺兰大神执导的又一力作。影片由眼神深邃的英国帅哥克里斯蒂安·贝尔、澳大利亚传奇影星希斯·莱杰、独立精神奖获得者阿伦·艾克哈特共同主演。影片讲述了从亲眼目睹父母被人杀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蝙蝠侠,经历了成长之后,已经不再是那个桀骜不的孤单英雄了,在警官吉姆·戈登和检查官哈维·登特的通力帮助下,蝙蝠侠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满世界的奔波,与日益增长起来的犯罪威胁做着永无休止的争斗。
《黑暗骑士》给人最大的震撼,不是炫目的好莱坞特效,也不是酷帅的蝙蝠侠,甚至不是热议的小丑,而是对人性的反思,对光明与黑暗对决的反思。而这一切,当然都是由影片的两位主人公蝙蝠侠和小丑引发的。小丑的目的,就是腐化光明骑士,因此二者的对决,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战斗。要撼动黑暗骑士,击碎他靠光明来治理社会的梦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腐化让市民寄予厚望的蝙蝠侠使其堕落,从而动摇他的理想信念,并使他归咎到无法弥补的体制漏洞,进而摧毁他的政治理想。
小丑天衣无缝的计划不仅沉重打击了蝙蝠侠,而且让哈维失去理智,放弃公义,一场正邪之战转化为正方的内斗。纵观此战,小丑没有赢,因为蝙蝠侠承担罪责,保护了市民的三观。蝙蝠侠也没有赢,他最后杀死哈维染脏了手,沦为名副其实的黑暗骑士成为社会的敌人。小丑此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很多人看完影片,都说小丑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由始至终,都是他在主导着一切,而包括蝙蝠侠在内的其他人更像小丑手中的木偶,由他操纵着整幕大戏,导演赋予小丑灵魂光环太重。在现实中,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如果真的有涉及到自身财产乃至生命利益挂钩的危机时,或是选择明哲保身充耳不闻,或是选择舍身取义做一个勇敢之人,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吧,这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这部片子才有那么多思考的价值。这正如小丑想证明的:别看那些正人君子和绅士标榜自己守序与道德,一但遇到生死攸关,生命的本质就会暴露,你将看见所有人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被评为史上最出彩的反派,2008年1月因意外服药过量死于纽约的公寓内,时年28岁,一年后希斯·莱杰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此片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开创了新的电影艺术和理念。
亲眼目睹父母被人杀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蝙蝠侠”,经历了成长之后,已经不再是那个桀骜不的孤单英雄了。在警官吉姆·戈登和检查官哈维·登特的通力帮助下,“蝙蝠侠”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满世界的奔波,与日益增长起来的犯罪威胁做着永无休止的争斗,而他所在的高谭市,也是进展最为明显的地方,犯罪率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持续下降着,毕竟对方是能够上天入地的“蝙蝠侠”,不借两个胆子谁还敢造次呢?不过像高谭这种科技与污秽并存的城市,平静是不可能维持太久的,果不其然,新一轮的混乱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城市,人们再一被被恐慌所笼罩着,而声称愿意为这一切负责的,自然就是所有混乱的源头以及支配者--“小丑”了。
先不管“小丑”掀起一个又一个犯罪的狂潮的最终目的为何,他的企图都是邪恶的,所作所为更是早就危害到了高谭市民的正常生活……其中自然包括了“蝙蝠侠”身边几个非常重要的人,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股新的危机全部亲自用手捏得粉碎。然而在面对着这个有史以来最具针对性、最恶毒的对手时,“蝙蝠侠”却不得不从他的地下军械库里搬出每一件能够用得上的高科技武器,还得时刻纠结着为他曾经信仰的一切寻找答案。
小丑已事先在两艘渡轮上放了炸弹,一艘载着普通民众,另一艘载着囚犯,并告诉两边的乘客,自救的方法就是先用他准备的引爆器,引爆另一艘船只。小丑已将丹特的狂怒释放出来。蝙蝠侠发现丹特绑架了高登和他的家人,被带到瑞秋死亡的大楼残骸。丹特开始用掷硬币来决定他自己、蝙蝠侠和高登儿子的生死。丹特朝蝙蝠侠的腹部开了一枪,蝙蝠侠扑倒了丹特,两人同时坠楼。
蝙蝠侠和高登知道若哈维谋杀警察等5人的事传出去,会让城市混乱且道德沦陷,而这就是小丑的最大目的。蝙蝠侠说服高登自己扛下这些罪名,以维持哈维的英雄形象。高登发出了蝙蝠侠的追捕令,蝙蝠侠被称为黑暗骑士。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3-18/12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