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收藏网讯 民国是我国陶瓷生产、发展史上最为低潮的时期。我国陶瓷业发展到宋、元、明、清诸代,都有一个复苏、发展、全盛至衰落的过程,但到了民国时期,整个陶瓷业就一直低迷不振,瓷器生产已呈全面衰退之势。袁世凯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葆昌监督窑务,陶瓷业中心仍在景德镇。这些瓷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官窑瓷器的精美细腻,但总体上看工艺低劣,精美程度甚至不及工艺衰落的晚清瓷器。
民国时期仿古成风,以青花、五彩、粉彩为主流:一个原因是官窑败落以后,窑工流散到民问,以前民间不得制造的御器,现在随便烧造了,仿官窑的制式已不再被阻止;二是利益驱使,从三国、两晋一直到居、宋、元、明、清,没有不仿的,数量极其庞大。
“洪宪”瓷与“觯斋”瓷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紧锣密鼓声中,郭世五想效仿明、清历代皇帝的做法,在江西景德镇烧制名贵瓷器,供宫廷陈设使用。郭世五将这一想法禀报给袁世凯,袁世凯大为赞许,当即委任郭世五为陶务署监督,赴江西烧造“洪宪”帝号御用瓷器。为此,郭世五成了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督陶官。
御窑厂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烧出数量极少的一批“洪宪’瓷。它多取兴旺祥瑞的雍、乾盛行瓷器为标本,精心效仿。这批瓷器质地精良,彩料考究,造型美观大方,是一批极为特殊的产品。
其实“洪宪”瓷只是一种通称,郭世五烧制的高级名贵瓷器并没有用“洪宪”款识。郭世五督理景德镇制瓷时,开始先烧“居仁堂制”款瓷,未等“洪宪年制”款御瓷烧制,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便倒台了。“居仁堂”为当时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正宗的“洪宪”瓷是闻名于世的“屏仁堂制”款瓷。所以.现在见到的“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的器物,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年代民窑烧制的,虽制作精细,但确属赝品。郭世五还用自己的别号“触斋”为款识,烧制了一部分瓷器,与“居仁堂制”款瓷都堪称名贵。
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人将“洪宪”款识的瓷器视为珍品。“居仁章”、“觯斋”款识的名贵瓷器甚少,有人见了不识货、不重视,乃至轻易出手。鉴别真、伪品时,应特别注意到署“居仁堂制”款的器物,其胎釉、器型、绘画等均有工细的特点,并且是小件器物多于大件,而仿品往往是“款”十分相像,其余的都很粗糙。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与历代瓷器相比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一般而言,如发现蓝色花纹面留有爆釉点且釉色向外爆破的痕迹,其制作年代在近百年内。青花瓷颜色晕暗发蓝,俗称洋蓝。洋蓝是光绪末期在我国出现的,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蓝,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大量青花瓷仿品表现得呆滞,有的虽青翠、艳丽,但漂浮感极强。 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蓝料或红料款。民国时的五彩瓷,其色彩艳丽。大红大绿的品种多见,很容易与前期的品种区分。较著名的还有仿珐琅彩和粉彩器物。据文献记载:1916年,郭葆昌存江西督陶,曾经烧制仿古珐琅彩瓷百枚左右,题“居仁堂”三字宣统是清代最后一朝。光绪末年至宣统时期,景德镇按西方体制设立了陶瓷公司并设立分厂,研究新法,技术上有所提高,质量样式方面都有改良,但终因时局混乱,经费不足,支撑不了而告失败。从技术角度而言,宣统瓷器的工艺水平较高,具有现代陶瓷工艺的特征。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筹措资金,成立中国陶业学校,内设本科及艺徒二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业陶瓷人材。此外,山东淄博、江苏宜兴、福建建阳、广东佛山、四川成都、河北彭城等地窑厂也都有产品面市,至民国时期继续烧造。这一时期所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至今仍为稀品。
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都兼能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绝无专工一门者。他们往往从图稿设计、勾画到渲染皆由一人完成,自由表达画者的个性,因而浅绛瓷画就显得“活”,而且比较“放”,又往往诗书画协调统一,署款留名,模式新颖。那时瓷板上才逐渐兴起署匠师名款、书写制作年月的风气。并涌现出一批专画浅绛彩的名家。
20世纪20年代后,粉彩逐渐取代浅绛彩成为瓷板画的主流。此时出现了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绘制了一批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的瓷板画精品。除“八友”外,李明亮、方云峰、邓碧孙、王步等名家作品也名噪一时。
民国时期的瓷器造型上品种单调,器型丧失了过去浑厚朴素的风格,显得笨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些国外工业产品的影响。这时期瓷器造型有: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陈设品有:瓷像(人像、佛像、飞禽走兽、三星人、大肚人、和合二仙等)。生活用品有:盘、碗、杯、碟、胆瓶、缸、小瓶、皂盒、烟壶、扣盒、节盒、水仙盘、水洗、帽筒、花盆、笔筒、水孟、笔架、茶壶、鱼缸、粥罐、药瓶、花瓶、将军罐等。还出现了大量仿古怪器。它的特点是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白瓷;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仿明、清和民国前期瓷器的,制作工艺相当粗糙,如笔筒口沿处修胎不圆润,摸上去有坚硬感,瓶类器型线条轮廓没有同治、光绪时分明,瓶双耳由前朝双狮耳简化成为回形耳、花耳,耳的装饰性愈来越差。
这时期出现了贴花瓷器,有的瓷器全部是贴花的,有的是贴花与水彩相间的瓷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是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
清末和民国初期,瓷器上出现了“公司”款。如出现了“江西瓷业公司”、“江西桐华公司”、“江西义成公司”、“刘荣盛号”、“唐益源号”、“陈和顺号”等款识。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