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杭州棋院(智力大厦)棋类馆,国际象棋比赛进入第二天。每次激烈对决后,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国际象棋运动员杨小燕(视残)来不及喝水,就走到休息室跟教练认真复盘起了比赛。
人生如棋局,一子落而全局变。80后杨小燕觉得自己很平凡,但征战亚残运会,站上更大的舞台,为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杨小燕是杭州人,两三岁时出现视力不清,知名专家都看过也没能扭转情况。记者与她隔桌而坐,她说:“我只能看到你脸的大概轮廓。”在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残疾人之家工作的她,平时负责管理台账等工作,生活简单而充实。
说起跟国际象棋结缘,她爽朗大笑:“那就是一次神奇的经历。”
今年,单位通知有棋类运动基础的杨小燕前往山东聊城,参加5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主办的全国残疾人国际象棋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cn)中国第一文化门户活动。本以为是一次普通出差,但这趟旅程意外打开了她通往国际象棋的大门。
残疾人国际象棋比赛规则与健全人一样,但供视障选手使用的棋盘与常规棋盘有所不同,方格有凹有凸,棋子底部有插杆,可以嵌入棋盘,增加稳定性。黑方棋子顶部有凸起,便于选手触摸区别。视障选手要把棋盘装在脑子里,每走一步棋,局面都要发生变化,极为考验选手。
几天的培训后就开始比赛。杨小燕说:“第一局比赛几分钟就被打败。下到第七盘棋时,我就赢了对手,教练都很意外。”一周左右,她就从一个新手成为女子组第二名。杨小燕说,可能自己确实跟国际象棋有缘分,对弈中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她,从中感受到不断提升自我的进取力量。
当杨小燕接到成功入选国家队的通知时,她颇感意外:“当时很激动,但是压力接着就来了,国家队是要为国争光的。”
“从选拔人才到集训再到参加亚残运会,时间很短,而对手实力强大,压力确实不小。”国际象棋项目教练王杰介绍,集训分为理论学习、复盘分析、对练等多个环节。其中,视障队员的训练难度尤其大,他们要在脑海中记住棋盘、每次落子后的局势,“最难的是往后边的计算,非常考验脑力和心性。”
杨小燕和很多队员常常提前起床,练习到深夜,“脱离熟悉的工作,每天都是学习和对局,生活节奏变了,但这段时间感觉成长了很多。”
第一次参加高规格的大赛,在对战伊朗、泰国、越南代表团实力强劲的选手时,杨小燕依旧表现得冷静平稳:“以前跟高手对决,心里很害怕,不停送子。现在不会了,面对对手更勇敢了,但是在控制局面上还需要提升,也会向优秀的选手进一步学习。”
眼睛虽看不清远方,但从未停下为生活奔忙的步伐。杨小燕曾经在华为手机店从营业员做到店长,用电脑时,眼睛几乎贴着屏幕,自学盲打键盘。她还自考了大专和本科,去年通过网课等自学,并报考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但英语成绩不好未能如愿。今年,她已经准备再次考研。
一路跌跌撞撞,却步履不停、全力以赴的杨小燕,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虽然家里生活有保障,但是人要看长远,技多不压身,不能停止学习。人的一生免不了面对各种痛苦,敢于去寻找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努力向前。”
杨小燕说,等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会去教更多残疾人学习国际象棋,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棋盘间的精神力量。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