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再度掀起民生实事热潮。民生实事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冷暖。在2023年浙江省政府确定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中,“除险保安”方面水利项目包括建设杭州西险大塘、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两个重大项目和开工建设海塘110公里、更新改造灌溉设施1500座、整治病险山塘450座、整治病险水库200座等四项面上任务,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开发区),总投资321亿元,预计保护或受益人口达2037万,受益面积513万亩。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水利厅组织的“‘重要窗口’看水利 民生实事浙水行”采风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水利民生实事总体进度99.97%,累计完工项目2706个,任务完成率113.62%,办理进度和质效位居全省前列。
蓄水保灌,让农户种植有信心
走近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大坟坑水库,一汪碧水闪烁着斑驳金光,在古树辉映下,静谧宜人。去年10月18日,大坟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开工,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主要开展大坝坝体粘土套井、帷幕灌浆防渗处理,迎水坡预制块护坡,背水坡预制块、草皮护坡,溢洪道加固改造;水库老涵管封堵,新建放水涵管、启闭机房;大坝观测设施安装;对大坝进行白蚁防治等工作。今年5月31日项目完工后,不仅解决了水库坝脚渗漏问题,提高了水库防洪能力,同时增加了水库蓄水量,有效解决了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问题,缓解了遭遇旱情带来的灌溉风险。
大坟坑水库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水库蓄水后,灌溉很方便,今年毛芋亩产增加了,比去年翻番,能增收25%左右。”白革村毛芋种植大户朱锦耀的20亩毛芋,去年遭遇大旱,缺水灌溉,毛芋产量骤减,如今水库加固改造后水量充足,灌溉省时省力省心。
白革村书记朱世荣介绍,大坟坑水库改造加固、恢复蓄水后,蓄水量增加了一万方,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今年白革村主要经济作物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毛芋种植面积扩大到400多亩,水库蓄水后提振了百姓种植信心。”
水利兴则农业兴。在新昌县城南乡杨家山村,50亩花田姹紫嫣红。花田起初只有10亩,现在扩大到50亩,这是杨家山村白岩下山塘综合整治带来的底气。“花田扩建之前,除了用山塘的水外,还要靠自己打的小水井,现在山塘整治好了,后续用水就不用担心了。”“初见花田”共富工坊负责人王勇龙说。
白岩下山塘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白岩下山塘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普通山塘,因防洪能力不足、坝体渗漏,被评定为“病险”山塘。去年11月,水利部门投资105.96万元开展综合整治,包括坝体坝基防渗处理、坝坡整修并护坡、改造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等,今年8月主体工程完工,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因水而兴、因水致富。通过对白岩下山塘整治,首先消除了山塘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其次提升了山塘形象面貌,山塘位于新昌县国家级登山游步道旁,山塘整治后进一步提升了周边环境,助力乡村旅游。最后改善了山塘灌溉功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300亩,下游因水而建两个共富工坊:‘初见花田’共富工坊和‘有机蔬菜基地’共富工坊。其中花海近50亩,蔬菜基地近100亩,农户自用150多亩。”城南乡政府乡长陈维凯表示,依托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带动两个共富工坊建设,流转出村民的土地、雇佣村民种植、产销结合、客流乡旅辐射等方式增收,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预计村民增收可达2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近两年,城南乡已全部完成山塘综合整治工程19座,2024年还将开展20座山塘的综合整治和5座水库的系统治理,继续做实、做深‘水’共富文章。”
增添配套,让山塘变旅游景点
穿过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再经过一条长长的上坝道路,塔山山塘才映入眼帘。塔山山塘海拔高于整个坡塘村,与漫山遍野的茶田毗邻。
“得益于山塘整治,水利民生项目把配套的上山道路修好了,沿路装了路灯,修了凉亭,大大改善了山塘的整体面貌,沿着蜿蜒在山间的上坝道路不但能够嗅到茶香,还能欣赏青山绿水,对游客来说,既能体验乡村游也能体验生态游,对村民来说既有获得感也有幸福感,能够在茶余饭后上山散步游玩。”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说。
塔山山塘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塔山山塘建成于1966年,至今已经运行了50多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普通山塘。2020年,塔山山塘安全鉴定为三类坝。去年9月,塔山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开工,投资约351万元,今年5月完工验收。
整治完成后,塔山山塘防洪级别为50年一遇,提高了水库的防洪能力,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焕然一新的山塘与茶山相得益彰,吸引了更多游客到坡塘村游玩。罗国海介绍,今年1-7月,坡塘村共接待游客超5万8千人次。
“山塘修好后,把我们的旅游框架拉大了很多。坡塘村共有11座山塘,接下来,我们计划把每个山塘的故事都讲一讲,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将这些山塘串珠成线,开发出山塘游、水利游,打造不同于别处的旅游特色,让更多游客了解农业灌溉、沉浸式体验水利知识。”罗国海说。
水利民生项目因地制宜,结合坡塘村实际情况修建配套设施,让山塘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为乡村游开辟新特色、增添了新亮点。
优化设备,让农业发展更智慧
越城区陶堰街道南湖村的民乐原乡1号泵站眼下正被金色稻浪包裹,即将成熟的糯稻,稻叶青绿,稻穗金黄,生机勃勃。远远望去,位于东鉴湖湿地公园内的民乐原乡1号泵站像是一个休闲小屋,与整个景区融为一体。
在改造前,民乐原乡1号泵站外观陈旧、内部杂乱、设施设备老化破损,影响工程实际灌溉用水效率和东鉴湖湿地公园整体面貌。今年3月,民乐原乡1号泵站提升改造,投资约23.65万元,主要开展泵房外墙美化提升、内部环境提升改造、标识牌设计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安装、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优化更新、泵站远程智能操作系统和可视化建设等内容。今年5月完工后,泵站管护责任落实,水泵操作流程清晰,各项管护制度明确,实现了用水监测、统计、反馈、预警闭环化,形成农业灌溉用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技术应用,全面保障180亩灌溉面积。
民乐原乡1号泵站 浙江省水利厅供图
越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章雪江表示,越城区以打造全省节水精准灌溉示范点为目标,在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实施精准灌溉控制系统建设,实现农业用水定量灌溉、尾水回收循环利用、远程可视化用水监管,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人工管护成本。“据实际统计,180亩灌溉片区内,按一年种植两季计算,可节约人工成本9000元。从机械化到智慧化,民乐原乡综合体以科技解放传统人力,以数字描绘新农蓝图,让‘一人管理千亩农田,科技打造现代农场’成为现实。”
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负责人金宏民介绍,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灌片精准灌溉系统节水显著。灌溉系统按管道流量与各田块面积设定各区域出水阀的启闭时间,按田块顺序逐个依次定量灌溉,减少漫灌的用水浪费,实现精淮灌溉。通过实际测算,每季水稻,每亩减少取水量约200方,较正常取水量减少约25%,整个灌片双季水稻种植节约取水量共计7.2万方。
目前,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灌片精准灌溉系统通过线上“一键”“一屏”“一网”高效集成,结合线下“一区”“一渠”“一池”闭环联动,实现精准灌溉、水肥一体、面源治污,成功打造集“耕作现代化、灌溉智能化、排放生态化”于一体的生态智慧田园。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