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生态价值转换,第31届世界夏季大学生运动会主体育场入选全国40个“新地标”,东安湖体育公园荣获2022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东安湖体育公园(世界大运公园)主体育场 (未来影像供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王进 何子蕊
今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畔开幕,绚丽的烟花绽放夜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阳神鸟”在体育场上空盘旋,大运圣火在火炬塔上熊熊燃烧,浓浓的“巴蜀风”在大运村里掀起,56枚金牌在此产生。从开幕式的“世界惊叹”,到东安湖的“世界惊艳”,成都开放包容、青春活力的城市气质在这里完美演绎,城市形象变化的万千气象在这里精彩呈现,一座公园新城在这里拔地而起……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成都市龙泉驿区供图)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大运会开幕式及系列赛事在这里举办的背后,是龙泉驿区紧紧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定位,创新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的成功探索。”龙泉驿区委改革办主要负责人说,近年来,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以质量、动能、效率三大变革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加快生态价值转化,着力打造坐湖观山、水城一体、产城相融的大美公园城市,成效显著。东安湖体育公园荣获2022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主体育场入选全国40个新地标;东安新城成为成都城市建设“新标杆”。
完善规划机制 彰显“格局之美”
东安阁 (未来影像供图)
金秋时节,地处成都市东大门的龙泉驿区四处高楼林立,透露出勃勃生机。东安湖碧波万顷、水体如镜,百工堰碧水清幽、映照青山;满目翠绿的龙泉山已由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拥有80处景点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核心组成部分、桃源村获得“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成为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的东安湖活力城,已初步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
“龙泉驿区拥山近城、山城相望、山水相连,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体区域、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天然绿肺和东部绿色生态屏障,是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但同时又是‘工业重镇’,2022年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57%,是成都唯独占比超过50%的区(市)县。”龙泉驿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国家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使命任务,这对于龙泉驿区来说,提出了城市能级跃升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场从城市建设质量到动能、到效率的深层次变革。而成都大运会的筹办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了难得机遇。
记者了解到,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发布,成都由此开启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经验模式探索新征程。2022年5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印发实施,明确提出要推动龙泉山东翼加快发展,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描绘“绿满蓉城、水润天府”图景,使城市成为“大公园”。龙泉驿区近年来的创新举措与之高度契合。
该区坚持规划引领,创新规划理念,聚焦质量变革,强化功能导向,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统筹城市基本功能、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提升核心功能、以突出区域比较优势为重点培育特色功能,彰显城市格局之美。从深入推进“两项”改革、探索规划编制机制、健全规划落实机制、探索规划引领转化机制四方面着力,夯实生态环境基底,厚植绿色生态底色,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彰显美丽龙泉驿生态特质,推动构建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格局,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优美格局,使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
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创新规划顶层设计。在全市率先成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规划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研究规划编制、规划方案审批、用地选址等城市规划重大事宜;建立城市设计管控机制,成立专项规划联合审查技术组,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严肃性、有效性。坚持“减量、赋能、增效、便民”原则,调减2个镇(乡)优化形成10个街(镇),将76个村调减为40个村,社区占全区村级建制比例提高到68.5%,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建立规划编制管理分片下沉机制,划分出东安和山泉2个城乡融合发展片区、11个村级片区,形成片区、村(社区)规划全覆盖;突破既有的街(镇)、村(社区)区域边界,创新实施东安、大面、十陵、西河组团开发,构建洛带、驿马河、百工堰等特色场景,形成“一轴一带四组团多场景”城市发展格局。
以生态价值创新性转化为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加快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模式,选聘“首席规划师”团队,成功打造“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园区景观,吸引一批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区域价值整体提升,成功创建省级“东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年均客流量已突破500万人次;探索“碳汇+”机制,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成功开发生态移民区植被恢复、龙泉山碳惠天府、国际论坛碳中和林等森林碳汇项目;探索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超标者扣缴、改善者奖励”,全区18条主要河道34个街道跨界断面实施水质监测实现全覆盖。目前,龙泉驿区已聚集8家省级绿色工厂,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称号。
创新建设机制 彰显“形象之美”
秋日漫步龙泉驿,一步一景一画卷:新改建的蜀都大道东一段宽阔大气,一路向东,绿意葱茏;街道两旁,花团锦簇,景观小品、优雅别致;曾经的一片低效洼地,变身成了占地5000余亩、有着1600亩静谧水面的东安湖公园,各类野生鸟儿纷至沓来安家于此;“天圆地方”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错落有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新建城的驿马河公园陆续开放,一二期连线成片,让国内外游客穿梭在时空的走廊里,形成古驿商道、驿道、文道三条特色游线;远处的锦绣天府欢乐田园,歌声飞扬、生机盎然……“漂亮、真的漂亮!两三年没来,龙泉驿区的变化太大了!”面对记者,成都游客张先生开心地说。
事实的确如此。2019年3月成都大运会主体育场建设项目正式确定落子龙泉驿区以来,1000多个日夜,龙泉驿区白纸绘图、平地立城,短短23个月就崛起了一座4万座的甲级体育场,创造了城市建设的“成都速度”“龙泉奇迹”。不仅建起了东安湖体育公园,更建成东安湖活力城,东安书院、剧院、艺术中心、东安阁和高品质学校、酒店等功能单元渐次落成运营。“主体育场为核心的建设运营,是新时代龙泉驿区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创新推动成都‘三个做优做强’、不断提升美丽龙泉驿功能品质的一个缩影。”龙泉驿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龙泉驿区以动能变革创新城市建设机制,统筹推进“立城”“理山”“治水”,做好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四篇文章。遵循规划引领、组团推进、整体打造理念,探索实施以城市综合开发、片区开发等多元营建模式;探索以公园为导向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探索建立大型央企国企参与项目建设和片区开发为主的市场主体投入机制;创新“一会四函一书”重大项目快投快建机制。近三年来,25个重点建设项目平均缩短审批时间90余天,推动城市由“产-城-人”向“筑境-聚人-营城-兴业”转变。
实施“生态+”“体育+”策略,彰显城市生态形象之美。构建“H”形生态本底、“15径15脉”生态廊道;依托“一山一芯两湖、五道五轴五廊多点”绿道体系,建设串联林湖、交融山水、联结城乡的生态“绿脉”,构建“3分钟能见绿、5分钟有场景、10分钟可入园”的生态空间,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生态感知度和城市生态品质。着力建设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以东安湖活力城为引领,加快推进六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彰显城市发展形态之美。汽车城片区:南北协同打造“新引擎”;东安湖片区:建圈强链打造“新高地”;洪河—青龙湖片区:三生融合打造“新标杆”;主城片区:七大行动打造“新样板”;锦绣天府片区:乡村振兴打造“新典范”;龙泉山片区:双碳赋能打造“新名片”。推动市民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城市位势能级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空中俯瞰龙泉驿,新城惊艳、老城蜕变。以东安湖体育公园为原点,向东连接驿马河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向西连接东安溪谷、环城生态带、青龙湖湿地公园,“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景象日益凸显,超过20公里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正在逐渐成形。“一半山水一半城”,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区强势崛起。
重塑管理机制 彰显“秩序之美”
今年4月,2022年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百佳”示范小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阳坪社区、龙泉街道保平社区、大面街道悦龙社区、十陵街道和平社区平安家园二期、洛带镇八角井社区菱角堰小区等9个社区(小区)上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4个、城中村28个,约387万平方米;近年来,累计推动5个城市片区13个重要节点建筑风貌提升,整治建筑立面约110万平方米……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龙泉驿区聚焦管理机制创新带来的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之变。”龙泉驿区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龙泉驿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街镇扩权赋能,通过赋权明责、优化流程,提升基层治理的韧性和话语权,不断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以“横纵”结合理顺管理机制,分区、分类优化管理体系,“三方联动”探索管理模式,“一核多元”建立智慧大运安保应用场景等为重点,创新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探索符合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律的“善治龙泉”城市管理新路径,推动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
聚焦深化“智慧蓉城”建设试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用“智慧的眼睛”守护着幸福城市的万千气象。搭建完成涵盖9.5亿条基础信息和128万人口信息的数据底座,建成投用智慧大运、智慧城管、智慧应急等15个智慧应用场景,给城市装上“最强大脑”、插上“数字羽翼”,全面提高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通享”“一键回应”水平,推动形成了城市龙泉驿区“数治”新模式。其中,聚焦建立智慧大运安保应用场景,以东安新城为核心,创新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运安保指挥调度、智能交通、物联感知等智慧平台,汇聚“天网”“雪亮”等各类视频3000余路,实现智慧感知社会事态、预知和防范社会风险,提升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底线,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让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更科技、更智慧、更聪明。让城市生活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以高效能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重点提升,分区管理、分类施策”原则,将全域划分为三个管理等级,分类建立设施管理、环境管理、智慧系统管理等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五大行动,促进城市精细管理。坚持依法治理、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充分发挥各街镇属地管理作用,推动276人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和600项执法事项下移街(镇),建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移交机制、管执衔接和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城市建设与公园建设精准衔接,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采取“政府主导+区属国企+专业团队”运营模式,探索公园管理市场化经营;探索“城市合伙人”联合开发运营管理东安湖公园模式;创新实施“四管理一服务”模式,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创新构建高效有力的扁平指挥体系,聚焦提升“智慧龙泉驿”和微网实格一体贯通、融合推进质效,做实做细“微网实格”,划定微网格6496个,用“绣花功夫”完善管理服务方案56版,以场馆运行“零差错”、安全保卫“零事故”、交通组织“零延误”、设施设备“零故障”、观众来宾“零投诉”的“五零”战绩,高质量完成成都大运会中方首长、外国元首,国际大体联官员,以及开幕式、大运村、“3+6”竞赛场馆和4个酒店专班运行保障等重大任务,服务66个国家/地区892名运动员参赛,服务观众11万人次,交出了一份筹办大会、保障大运、服务大运的合格答卷。从火热的“中国红”到温暖的“大运蓝”,从“治理”到“智理”,涌现出了“宁江夜话”“反转网格”“双线融合”等多个一线群众工作法,为新时代大城善治作出了有益探索。
朝霞与雪山同框,绿水与城市如画。潮涌巴蜀之驿、共创未来之城!如今,龙泉驿区已成为成都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蜕变的重要承载地,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商业繁华在这里,经济繁荣在这里,美好生活也在这里,城市的每一次巨变,都映射出一个时代。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cn)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