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每天的热搜榜上,都会有这个故事。这是一个被网友形象、生动、动情地称为“爱的呼叫转移”的故事。而其中比例最重、最大的那部分都是“黑色”。故事之曲折、离奇,结局之巧实在令人感慨。比电影的情节还要动人跌宕。
这不是电影,这是现实。一个男孩子被拐卖、父母艰辛寻找14年后,他们终于得以团圆。
01
12月6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夫妻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相认,全国网友都在为他们送上祝福。
14年前,年仅四岁的孙卓被拐卖,从此父母开始了漫长的寻子路程。和所有的被拐卖儿童的故事大同小异,期间充满悲欢离合,失望与希望交织,痛苦与祈祷相伴。
而现在,作为买卖儿童买方的孙卓的养母辩称,当年犯罪嫌疑人——就是专门拐卖儿童的,告诉她孙卓是离异家庭弃养,周边邻里都不知道孙卓的身世。
就这样,她以不知情或者情有可原的身份加入了拐卖儿童犯罪链条的终端。如今她面临失去“儿子”的现实。
她付出的抚养辛劳使得她有传统道德观念赋予的自信:孙卓是否选择回到亲生家庭,我们尊重他的意愿。
当年的犯罪嫌疑人吴某龙已被抓获归案,警方已按法律程序对孙卓养父母采取相应措施。
这是一个过程离奇而结局还算完满的故事。
02
漫长寻子14年终于寻到且团圆,孙卓的亲生父母,更是悲欢离合在心头。他在与儿子见面以后,写了一段话,对于这个本是悲剧的故事,说了自己的想法。
“找到之后知道他也是在一直寻找我们,作为父亲我很感动。一方面觉得孩子真的就是太懂事了,另一方面在自己寻找的过程中也没有让那边看出来什么破绽,内心的程度相当厉害。网友都说,这叫双向奔赴。
……
我们对他养父母的态度看得比较清楚,他养父母是错了,但毕竟不幸中的万幸,……我们都要网开一面去看待现实当中的事情,不要因为养父母坐牢了……
孩子也希望他养父母不要坐牢,会给他的学业各方面造成压力,这也是咱们作为亲生父母更不想看到的。法律也是有人情味的,他不希望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追责。
找回孩子的目的,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爱,而不是伤害。如果我为了惩罚对方而让孩子受到伤害,我也不忍心。还是尊重孩子吧,我们也会做我们可以做的,但并不代表我就赞成他们拐走我孩子这种行为,这也是没有办法,我们希望孩子因为遇到我们会变得更好一些,而不是相反。”
这番话自是发自肺腑之言,不过法律有法律的规定,所有的人都要尊重和维护其严肃性。
03
电影《亲爱的》在现实中以喜剧落幕。而依然存在于社会各个隐蔽角落那些违背道德、藐视法律、践踏人性的事件并不会因此彻底消失。
孙卓事件是不幸中的万幸,而更多的像他这样被拐卖的儿童或者一生都不会再与亲生父母得以相见,其父母更会被这种失去子女的悲痛缠累一生!
也因此,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的法律越来越加严厉,不管是拐卖者还是买者都是犯罪链条上不可饶恕的对象,必须严惩不贷方可能切断整个犯罪链条,还社会一个朗朗晴空。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这是维护法律尊严必须的。这是基础,也是本质。而法律的弹性就是留给一切恶性事件中那几丝人性温暖和光芒的。
“爱的呼叫转移”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电话号码只和孙卓父亲相差一位的爱心人士,一直耐心回答着那些关注孙卓事件的人们的误打电话、误发信息,并成为整个过程的见证者,直到孙卓与亲生父母团圆,他才像完成了一个夙愿那样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这是这个拐卖儿童事件中最亮丽的一抹风景,是社会良知的生动展示,是除了最终完善结局之外最让人瞩目的一个篇章。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