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的发布对象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这份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的方案,旨在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在安徽,皖北地区人口多、底子薄、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发展相对滞后。方案表示,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对缩小长三角区域内发展差距、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方案,此次结对合作帮扶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皖北等欠发达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组织沪苏浙有关市(区)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地区各市,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相结合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进一步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
在结对安排上,方案提出,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帮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受帮扶城市包括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8个市。具体结对安排如下:
上海市闵行区——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蚌埠市。
从具体措施来看,方案明确,开展干部互派挂职,根据工作需要和从严控制领导班子中挂职干部人数等规定,分批选派优秀干部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挂职,注重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参加。
帮扶双方还将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鼓励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
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梳理重大项目清单,推动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
双方将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同开拓优势旅游资源,联合开发跨省市旅游路线和新产品。
提升民生共享水平,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康养等资源共建共享。
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共同培训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方案表示,帮扶城市要结合自身优势,充分考虑受帮扶城市比较优势和发展实际,科学制定结对合作帮扶实施方案及分年度工作计划,并按程序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同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开展检查督促和情况通报,总结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好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困难,推动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