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拂枝头,黄叶悠飘落。重阳时节悄然而至,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新年举国欢庆,清明缅怀至亲,中秋阖家团结,而重阳更是体现敬老爱老的重要节日。“……首孝悌,次见闻……孝于亲,所当执……”,耳边回荡起儿时背诵的三字经。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父母最好的孝顺,是陪伴。姥姥姥爷已年近90,但身体还算健康硬朗,这也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从儿时记事起,跟母亲回姥姥家从来都是天黑才回,在一天的时间里,母亲要帮姥姥姥爷洗衣服、打扫卫生、和他们聊些家长里短……隔几天又会去,然后做一样的事。以前不懂事的我总是催:“妈妈,我们该走了吧?”母亲就会耐心地说:“等等再等等,还早呢,还有好多话没和姥姥说。”现在我才明白,母亲其实是在用陪伴孝敬父母。
在平常的日子里,姥姥姥爷的身边总是会有人陪伴,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甥女……以至于在家庭群里常可以看到关于两个老人的日常,亲人们也乐于将这些点滴分享,告诉所有的家人两个老人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在节假日,不管在哪里,家人们都会聚在姥姥姥爷家,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陪两个老人唠嗑。从早上开始姥姥就会一个个打电话询问:“到哪里了?一家都回来吧?注意安全……”饭后,大人们一起聊各家的大事小情,小孩子们则玩的甚是热闹。聚会结束,两个老人以及家人们脸上如阳光般温暖灿烂的笑容被记录在每一张家庭大合影里,数不清的合影也摆满了姥姥姥爷家的客厅。
珍惜父母在的时光,常回家看看,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顺。
“每逢佳节倍思亲”,父亲挚友的亲人在重阳节过世,每每此刻,父亲的挚友便总是添了一份愁绪。是的,重阳节,也是让人回想起过往的时节,回首故去,往事历历在目,奈何物是人非,触景伤情。留给人们的,就如那秋风落叶徐飘落的轻绵,又像品尝一杯愁肠思绪溢心头的苦涩。
忆往昔,顾今朝,珍惜当下,尽孝正当时,切莫徒留遗憾悔终身。依然记得踏入社会领到第一份工资,买了水果点心给父母,那时的心情是自豪更是骄傲,终于可以回报父母养育恩情,虽然只是点滴的小事。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乌丝被岁月染上了白霜,身姿挺拔的父亲也被岁月压弯了脊背,而我留给父母的时间、能为父母做的事则变得少之又少。他们不曾埋怨,不曾在乎能给予的金钱亦或是物质,他们需要的是关爱的言语,真心的问候,贴心的陪伴。
孝,孝道,孝敬父母,不仅仅是重阳时节,更应时时刻刻地铭刻于心,没有父母点滴之爱,倾心呵护,又怎会有我们的茁壮成长,虽不求回报他们多少,但须谨记母亲十月怀胎苦,父亲牙牙学语情。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