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842天,头条寻人已经帮助15346个走失者回家。
每一个走失者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他们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是负气离家出走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各种历史缘由埋骨他乡的抗战英烈。
科技凝聚善意。头条寻人基于地理位置,从精准推送寻人信息到找到走失者,离不开普通人的善意。无数个好心人和志愿者的帮助和坚持,让这些“迷路的人”更快踏上回家路。
我们邀请了5位寻人志愿者,分享那些与帮助走失者有关的故事,还有过程中的疲惫与艰辛,责任和希望。张士巧是一名衡水市精神病医院的护士,2017年以来,已经帮助500多个家庭团聚,其中98位走失者是通过头条寻人找到的。
以下是她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张士巧(头条ID:白衣天使心灵故事),我是一名寻人博主。
我曾帮助500多位走失者成功回家。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打开今日头条,登录我的账号,看看有没有网友给我留言,然后再一条一条地回复。“混迹”于各种寻亲群和寻亲网站,已经成为我每天的习惯。
曾经有网友很好奇地问我:你的工作就是每天寻人吗?这份工作有薪水?有双休吗?有五险一金吗?其实,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精神科护士,工作单位是河北省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护理病人是我日常的工作。
2016年,北京市民政局和衡水市民政局合作,由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承担北京部分长期滞留的精神、智力障碍流浪人员异地托养工作。于是,我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帮助这些受助人员回家。
刚开始非常棘手。一方面我们缺乏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对受助者的情况一无所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清晰的面部照片和特征信息进行整理,交由相关媒体和公安部门,建立寻亲公告发布的长效机制和公安系统协查的联动机制,在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和检索。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1,费劲的沟通
工作中最费劲的环节是,和受助者进行沟通,获取家庭信息。精神病患者和智力障碍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我们无法像和常人沟通一样,从他们嘴里得到有效信息。非常基本的信息,我们常常要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几年才能获得。
有一些病患不开口说话,有一些病患则是答非所问。
比如说,我问他,你是哪个村的?他会回答,“我是那个村的”。我再问他,你的爸爸叫什么?他说:“我的爸爸叫爸爸”。后来问得多了,我和同事们建了一个问询模版,把问题细化到类似“你同桌叫什么?”、“你们村的小卖部是谁开的呀?”、“你平时去哪个乡镇卫生院看病?”。
我们仿佛在大海捞针,常常感觉像是在碰运气。
我记得有个叫张文生的患者,脑出血后精神衰退,什么都说不清,可是情绪却流露出很想回家的渴望。我们只能陪她聊天,在只言片语中获取信息。在一遍遍的问询后,有一次她忽然说出了miaoba(庙八)村、shuangta(双塔)村的音。
但是,这个口音我们都听不懂,于是赶忙握住她的手哄着她,拿出手机录音,让她再说一遍,请江浙当地志愿者翻译出地名。我们根据这些结合地图及历史沿革,猜测可能的地址,帮她找到了她的家人。
患精神疾病的人虽然经常胡言乱语,但在他们潜意识里,依然有着过去生活的印记。这些印记可能夹杂在胡言乱语中,是打开他们回家之门的钥匙。于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陪患者聊天,占据了我们一天工作里的大量时间。
2,寻亲成痴
获取基本信息后,我们得打很多电话去联系。首先是通过114,查询当地派出所、救助站、村委会的电话,再联系病患家属;我们经常要打无数遍,才能找到一个患者的家属。几乎每一个过来的电话我都会接,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消息。
有时候我正要吃饭,电话来了,我一接,聊得投入,就把吃饭的事忘了,饿了才想起来还没吃饭。半夜也有人打电话来,把一家人吵醒。但是,寻人家属打来的电话,打多久我也不嫌烦,我总想多听多问几句。
我想,如果他要找的人真在我们民政机构多好啊,这样我就能帮他找到了。我自觉寻亲成痴,有时扪心自问“你以为你能拯救世界吗?”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怎么可能拯救世界?
事实上,我做的这一切,远远超出了护士的工作范围。不仅家人对我有意见,我还常常要面对来自受助人家属的质疑。有的家属觉得受助人是负担,来接时,见到我很热情,会说:“你可以和上级汇报领奖金了。”每每这种时候,我都觉得挺无奈,我所做的这一切,和钱无关。
一方面,帮助受助者回家,是上级给我的工作,它是我的职责;另一方面,我始终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家,叶落归根,大家都应该回到自己的家,和家人团圆。每一次看到他们团圆时的相拥而泣,我会觉得我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医院设立了寻亲热线。时间长了,院长看我们忙不过来,就说实行全院责任制寻亲,为每位受助人员寻亲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医生护士头上。即便寻亲工作很困难,会被误解,但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一直坚持。
3,头条寻人
2016年7月,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和今日头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2017年,作为北京市民政部门的异地托养机构,我们医院也正式开始和头条寻人合作。这个公益寻人项目可以根据走失位置,回溯走失者有可能出现的地点,把寻人启事推送给附近的今日头条用户。
自从有了头条寻人,我只需要问清楚受助人的走失地点、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向走失地点或其家乡所在地推送寻人信息,发动当地好心人一起帮忙寻人,效率大大提高。以前我们要经过好几年才能匹配到的患者线索,现在很快就有了反馈。
这其中,时间最快的,仅仅15分钟。那是一个来医院挺长时间的老太太,我问她是哪里人,老太太口音很重,说 “我是张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